6月23日上午,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四史”学习教育第二场学思湖畔工作坊,组织部分青年教师赴多伦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会址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学校“四史”宣讲团成员、人文学院教授邵雍结合左联的发展历史,在纪念馆现场为青年教师作了一场题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的精彩报告。
观听思悟 现场感受初心与使命
现场教学中,邵雍详细介绍了左联作家们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深情讲述了左联五烈士慷慨就义的壮烈场景,全景呈现了左联在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青年教师们坐在90年前左联成立时的教室里,聆听邵雍教授的讲座,观摩左联知识分子的刊物、作品、实物和照片等,现场体悟当时进步文艺作家团体,用一只讲台、一块黑板和几条长凳,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文艺运动……这一切都使在场的青年教师真切体会到左联知识分子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也深深感受到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自觉选择并不遗余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挖掘红色校史人物 传承红色基因
在左联的发展历史中,我校两名优秀校友也作出了贡献。一位是我校音乐学院教授、《全国人民齐欢唱》等歌曲的创作者任钧先生,他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即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先后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创造社”等,1932年回国的任钧先生担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部长,并参与发起和成立了“中国诗歌会”,以诗歌为武器,投身爱国抗日的伟大斗争。另外一位是我校历史系与古藉研究所的创立者、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奠基者程应镠教授,1936年春他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方部,参与北平左联刊物《北方大学》等编辑工作。当青年教师们看见任钧先生的名字镌刻在左联的纪念墙上时,心情无比激动,他们纷纷表示,要以这些先贤名师为榜样,传承我校优良的教师教育传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集体朗诵 缅怀革命先烈
现场教学的最后,在邵教授的带领下,全体青年教师朗读了鲁迅于1931年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的诗《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青年教师们用饱含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对革命先烈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据悉,目前,全校青年教师已经纷纷行动起来,通过自学、研讨、讲座、红色寻访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并积极将“四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课堂讲学中。
(供稿、摄影: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