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党员教师在“学四史”行走党课中开展红色文化寻访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7-15浏览次数:397


为了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加深党员教师对中国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奋斗史的认识,7月8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委委员、教工第二、第六党支部30余名党员教师组成上海红色文化寻访团,赴上海思南路周边开展行走党课,作红色实地探访。学院历史系教师、《初心之地》主编之一姚霏副教授受邀担任讲解。
寻访的第一站是位于上海复兴公园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现场教学中,姚霏老师向大家讲解了马恩雕像的来历,她介绍到,上海复兴公园的马恩雕像是1983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而设计的,1985年恩格斯逝世90周年时揭幕,是国内第一座马恩纪念像。确定将马恩雕像放在上海复兴公园,正是源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复兴公园附近方圆一公里,有不少红色纪念地,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印刷《共产党宣言》的又新印刷所,都集中在周边。姚霏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位于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并介绍了相关红色历史。

在马恩塑像前合影

从复兴公园西门沿思南路步行,来到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大家在这里参观了孙中山文物馆。文物馆中陈列的三百余件文物、手迹、资料,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展出,这些珍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所做出的不朽功绩。党员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览,并不时相互讨论。孙中山故居因疫情原因无法开放,大家在故居前大草坪瞻仰了故居整体风貌并合影留念。

参观孙中山文物馆

在孙中山故居前合影

沿思南路往南走,到达思南公馆。思南公馆作为成片历史风貌保护街区,是当年法租界花园洋房组成的生活会所,如今已是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上海城市“新名片”。老师们参观了思南书局(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著名诗人柳亚子的旧居),置身其中,感受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毗邻思南公馆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周公馆)。1946年至1947年国共和谈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在周公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会见爱国民主人士,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宣传党的制止内战、主张和平的方针,并指导国统区共产党的地下斗争,直至被迫撤离。在现场的学习参观中,党员教师们深刻地感悟到了革命先辈在险恶环境中,置生死于度外,与国民党当局积极斗争的革命豪情。

参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     在周恩来雕像前合影

此行红色寻访的最后一站是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和警务处旧址。该建筑现在是上海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所在地,仅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放。隔栏远眺,姚霏老师介绍到,原法租界会审公廨建成于1915年,一墙之隔的法租界警务处建成于1918年。警务处大楼的底楼曾关押过陈独秀、“七君子”等进步人士,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风云往事。

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

本次寻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党员教师们通过对思南路周边红色文化的行走党课与现场教学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倾听历史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文化,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行走党课是“四史”教育生动的课堂,实地寻访走进历史场景,近距离感受了近代以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程;要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主动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在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行的力量,永葆奋斗精神,一往无前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