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新时代红色传人”夏令营活动完美收官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7-20浏览次数:715


为提升大学生的学术素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了解与认识,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新时代红色传人”夏令营暨2020年上师大马院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ZOOM”视频会议平台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理、副院长赵银亮教授等出席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该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主持,赵银亮教授详细介绍了该院的各方面情况,周理代表学院致辞。

夏令营期间,学院邀请了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营员们做了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我校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以“上海红色文化中的精神传承”为主题,从上海建党的城市基础、上海的建党往事、机关和革命精神、调查研究方法四个方面为营员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首场讲座,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的缘由、活跃在渔阳里2号的关键人物及其建党活动、共产党早期的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苏老师有张有弛、有理有据的讲授,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于上海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及其弘扬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教授为全体营员进行了“谈谈马克思的‘世界’观”的专题讲授。陈培永教授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为中心,围绕“我们能否认识世界”、“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何以改变世界”三个维度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了阐述与展开。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正光教授带来了题为“总书记在上海”的讲座,引领营员们回忆了总书记在上海的每个历史瞬间,从干在上海、情系上海、缘在上师等方面,追述习近平在上海的工作历程及其对上海发展寄予的关心与期望,鼓励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营员们表示收获颇丰,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常州大学朱成山教授以“‘四史’中的红色故事”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围绕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为核心的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群体对理想的追求与革命的信念,为同学们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历史轨迹与内心世界,分析了如何学习革命精神及其现实意义,鼓励同学们从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

河海大学黄明理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为题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从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特征的理解之变与不变、大学应当对马工程教材树立建构式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魅力以及对其保持信与疑的适度张力、共产主义信仰危机的自我反省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等基本问题。

7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科点负责人周书俊教授、黄福寿教授、石书臣教授、吴宁教授、李亮教授、贾淑品教授等,依次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本情况,并就所在学科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7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优秀研究生代表李佳、邱在辉、刘书文、梁煌君与营员们分享了一年来在马院的感悟和收获。交流完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更加期待未来能进入我院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和学科思政的硕士学位。

7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参加夏令营的营员们进行分组考核,根据对营员的专业课知识、外语能力、考勤及交流能力等综合表现的考察,选出郭田、肖佳晋、崔钰姗、马会闰、赵丹阳、朱美红、黄思锦、张皓越、于洋、陆璐等10位优秀营员。

7月15日下午,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郭田、山东师范大学的马会闰、中山大学的张皓越作为优秀营员代表发言,发言中表达出对我校的热爱之情,并对组织本次活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表示衷心的祝福和感谢。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三天的夏令营活动充分体现出我院举办夏令营的初心和使命。此外,他还介绍了近两年来,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飞速发展,取得较大的历史性成绩,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达到本科及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的目标。如实行招生改革——从学科取向到跨学科取向的转变;双导师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与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课程相结合,核心课程跨专业打通开设;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本院培养与境外交流培养相结合;实施优秀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育计划等等。这一系列举措都充分表达出上师大马院希望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上不断进步,也希望各位营员积极报考马克思主义学院,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供稿、图片: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