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版面头条):上海师范大学迎本科新生 师长影响成择业首要原因 “老师,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你”

发布者:宣传部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9浏览次数:10

来源:青年报(版面头条) 2023年9月19日 4版 大学

标题:上海师范大学迎本科新生 师长影响成择业首要原因  “老师,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你”

记者:刘昕璐


上海师范大学迎来5101名本科新生。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迎来5101名本科新生,男生1823名,女生3288名。大数据显示,其中有21位“欣怡”,有11位“子涵”。长辈和老师的影响成为许多学生选择师范专业的首要原因,“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你”,成为这届师范生鲜明特征。

“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乐教爱生、播撒希望的人。”

2023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冯阗乐同学,毕业于上海松江二中,他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作为教师的爷爷奶奶在他心中种下了成为人民教师的种子。高中阶段,他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与同学们定期交流,互相促进学习。

如今,他以优异成绩被师范类专业录取,他希望自己努力向优秀的教育家们学习,为未来走上三尺讲台,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夯实基础。

毕业于上海市向明中学的揭祥同学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物理学专业,她的高中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分别是该学院1998届物理系校友和2009届数学系校友,正是由于高中老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激发了揭祥对理科的憧憬和热爱,并最终步入大学物理学习的殿堂。她也立志:“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乐教爱生、播撒希望的人,未来能够躬耕教坛,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未来将通过自己的所学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来自西部的学子对大学同样充满期盼。从喀什到上海虽然距离5000多公里,但在上海师范大学2023级新生布合丽切木·阿卜杜喀迪热、木尼热·吐拉麦提同学看来却并不遥远,上海师范大学也让他们倍感亲切。两位同学都曾就读于喀什第六中学,这所学校在2019年就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今年9月已正式命名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

他们怀揣教育梦想,立志从教,凭着自身努力分别成功考取心仪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师范)专业。未来,他们希望能回到喀什任教,帮助更多家乡学子圆梦。

来自云南省普洱市的向杰伦同学虽然幼年失去亲人,三岁时又意外受伤,但他坚忍不拔,品学兼优。今年,他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如愿考取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向杰伦说:“正是由于有那么多人的帮助自己才能走到今天,未来也将通过自己的所学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上海对青年科技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

文武双全,立志从教,退役军人双胞兄弟前来报到啦。曾分别服役于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六支队机动中队、西藏军区77526部队,并屡获“优秀士兵”“个人嘉奖”的双胞胎兄弟——胡朝金、胡朝银,今年也顺利考入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

哥哥胡朝金希望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教师资格证”,毕业后能进入中小学任教;弟弟胡朝银则立志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双胞胎可不止一对。田双双和田路路是一对来自贵州沿河的土家族双胞胎兄弟,他们仅以一分之差被录取到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3班、4班。兄弟俩从小都喜爱读一些理工类的书籍,还一同制作赛车模型参赛获奖,那时在他们心里就埋下了追梦的种子,非常向往学习最新的信息科技技术。兄弟俩说:“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对青年科技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希望在学校能多参加社会实践、课外创新活动,未来通过自己的所学,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希望能在大学生活中突破自我,磨炼自己。”

今年,哲学与法政学院2023级哲学专业迎来一名特殊的本科新生戴越,由于肌张力低下,需坐轮椅上课。

学校专门为戴越安排入住爱心宿舍,生活园区设置了轮椅专用室外充电点,保障戴越同学的日常轮椅充电需要。同时,学院微光志愿者团队迅速集结,在报到时帮助她提行李、交材料、办入住;在相关教学楼踩点电梯、设计最优“无障碍”路线,有时还相互“搭把手”一起帮助她顺利进入教室。

戴越内心充满感恩,她对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充满着期待。“希望能在大学生活中突破自我,在学习上丰富自己的知识,从崭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在生活上使自己得到磨练,为以后广阔的人生做好准备。”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3-09/19/content_14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