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责 同心战疫 学校举办《我在湖北》新书发布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0-22浏览次数:499


10月21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承办的《我在湖北》新书发布会暨“青年有责·同心战疫”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王为松在现场做新书推荐,校党委书记、《我在湖北》主编林在勇做新书介绍,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处长朱敏在会上致辞。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和来自全市十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部长们出席发布会。

记录战疫历史 体会创造历史真正意义

王为松说,东临碣石有遗篇,记录历史是出版的功能,以责任引领阅读、引导社会更是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我在湖北》这本书是在记录历史,同时也彰显未来,能让后人看到我们的希望与力量。上海师大学生都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从一隅看世界,从大局看具体。文章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调研能力、危机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判断决断的能力、应急突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和天之骄子的世界观和群众观。从这本书的编辑出版,我们更是看到了师大学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抓落实能力。

林在勇生动地介绍了书中的两个抗疫小故事,他深深地被学生作者的真情实意所感动。他说到,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当一件事发生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价值观,都有行动力,这就是面对历史的真实反应,在这种真实的历史中,更加能够体会到历史的意义。他希望青年师生们更好地思考新时代世界真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真正的力量源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更加增进“四个自信”,成为民族未来伟大复兴巨大的力量。

贯穿思政教育 打造生动鲜活思政教材

疫情期间,上海师范大学576名学生身在湖北,其中95人在武汉。《我在湖北》收录了我校疫情期间身在湖北的师生写下的100篇亲历文存,是国内难得一见的青年大学生亲历湖北抗击疫情纪实。百篇文字,绝大部分作者是“95后”,还有38位“00后”。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身在湖北的师大学子用文字记录了疫情期间最真实的生活,为当下定格,为历史存真。

除书中收集的文字作品均为师生原创外,上海师范大学更是发挥综合型大学优势,美术学院学生专门为该书设计了封面,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担任全书的文字编辑和校对,每个学院都设计创作了抗击疫情主题的海报作品。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为该书录制的有声读物在喜马拉雅同步上线。发布会现场,《我在湖北》的学生作者现场展现了原创诗朗诵《念在湖北 青春正好》,内容全部摘录自《我在湖北》。师大青年学子用多形式、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传递中国最真实的声音。

弘扬抗疫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磅礴伟力

《我在湖北》的作者联合市内西南片高校师生组成了宣讲团,新书发布会现场举行了“青年有责·同心战疫”宣讲团首场报告会,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师生代表聆听首场报告会。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代表、上海交大医学院教师、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讲述了她和队员们驰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68天。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生周齐是《我在湖北》的作者之一,疫情期间,他为了照顾摔伤住院的母亲一直被困医院,亲眼见证了医护人员和死神赛跑,还报名成为了服务医生的志愿者。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张鑫钰同学,她的父亲是当地的高中教师,为了保证高三学生尽快复课,父亲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日出门奔波,为30个高三班级搭建洗手池、筹备口罩等防疫物资,让身在师范大学的女儿重新认识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来自湖北仙桃的教育学院辅导员严雅琴讲述了学校通过“云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积极开创网络育人新格局的工作方式。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本科生丁泓宇,身处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汉口,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有5.2公里,居家隔离期间为了抒发自己看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家国情怀,创作了填词翻唱视频作品《武汉万木春》,用音乐讲述战疫故事。应用技术大学2020级大一新生陈思翰同学,在疫情期间在医院担任二线志愿者,负责保证医护人员防疫物资和食品资源供应,之后又报名社区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派发口罩。

正是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造就了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国家!报告会现场真实的文字和照片,让师生最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化”难兴邦的勇气和智慧;看到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大国风范;看到了民为邦本,人心汇聚的华夏大地;见证了各行各业见贤思齐、众志成城的同胞情谊,这些正是中国战胜疫情最坚实的力量!而在疫情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中国青年,也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坚实的后浪!致敬伟大的祖国,致敬伟大的人民!


(供稿:学工部/处  摄影:学工部/处、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