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贺信》精神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0-29浏览次数:476


10月25日,由我校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上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贺信精神暨‘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的幸福观’”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叶骏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分别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裴小倩出席并讲话。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院长,教学骨干,学术期刊主编近60人参会。

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贺信》精神,认真领会贺信的深刻思想、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为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专题研讨会围绕“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的幸福观”开展主题报告和主题论坛。

延安精神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谈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学习弘扬延安精神,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叶骏谈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再次强调了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社会背景下,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一定要夯实理想、信念,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研究、积极宣传、带头践行,将研究会的各项工作与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此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时期所特有的幸福观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鸿召作主旨发言,从延安文化人有普遍幸福感,幸福感取决于幸福观,延安幸福观的生成机制三个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描述了延安人的幸福感与幸福观。他阐述了独立自主是幸福的前提,劳动创造是幸福的真谛,集体温暖是幸福的基础,理想情怀是幸福的格局。并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分析了延安时期幸福感生成机制。他谈道,延安时期文化人,当时他们有很强烈的生活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并且是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浮沉之后痴心不改。其背后有理性的幸福观,这个幸福观如何形成,值得我们探究,对当下新时代小康之后怎样让我们有这种幸福感是有启发的。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金明认为,幸福观的本质是人生观的体验和反映,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幸福观是不一样的,可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延安的生活是幸福,根本上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追求,在延安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人民当时生活精神上的一种投射。幸福的源头是这种影响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和中国共产党人从延安,从井冈山一脉相承的,在这样的民族振兴的过程当中,他们的精神也是幸福的,是舒畅的,是愉快的。新时代我们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任重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认为,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做了《组织起来》的报告。极大促进了抗日根据地劳动互助运动,是当时领导大生产运动的基本内容,其基本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当代价值和意义。他通过阐述这篇报告的背景、条件;主要内容和观点等,提出很多现实启示:把人民组织起来,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当前疫情还有国外的一些压力,如何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要依靠人民,把人心组织起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共产党人的最大幸福,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邵雍作主旨发言认为,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朱德等老一辈的革命家在中共七大召开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朱德主持起草的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全面总结和概括了党的建军经验,深刻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一篇重要的经典之作。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定了七大在党的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张远新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延安精神的弘扬,对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怎样弘扬延安精神等问题字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幸福观的内涵有:幸福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是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相互促进;不仅要关注中国人民的幸福,而且还要关注世界人民的幸福。今天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虔诚而执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至信而深厚;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关注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

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胡德平认为,延安精神是中国在陕北13年产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时的幸福实际上体现了我们今天总书记讲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是充满期待,充满向往的。延安中国共产党13年当中创造的政治模式实际上产生了政治奇迹,其内在密码实际是执行了我们的群众路线。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学术和话语体系,群众路线的民主就是全球民主政治当中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认为,美好生活和精神实际建构里面可以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找到。在精神世界的建构上是基于物质而又超越物质,基于生存而又成约生存,基于日常又超越日常的人性这样的建构方式。马克思始终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的历史,他通过研究探讨人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人性论和历史观是交织在一起,所以马克思的历史观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是历史的产物, 从历史的维度,从实践的维度把握了人的能动性,这样历史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人民成为历史的主体,一切精神建构的物质性的基础就存在了。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邵龙宝认为,延安精神的实质,是坚定理想信念,为崇高的价值目标奋斗。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和幸福观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人民幸福的就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延安精神渗透了中华民族精神在里面的,融化在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新时代如何践行延安精神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主编郑韶武谈道了延安精神旗帜下的理论写作、理论研究。他认为,学术首先应该有人文情怀,有学术品质的。不单要有学究气,还要有生气,有人气。要在情理交融中浸染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将学者对时代和世界的思考融入到个体生命体验当中。延安精神首先是活的精神,他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已经植入心里面。是我们当时代研究延安精神要追求的最高的目标,真正融入学者的切身体验以及对时代和世界问题的思考。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薛念文认为,作为红色精神,影响最大的,延安精神应该说是排在前面的,延安精神之所以可以创造广泛的国际影响,也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关系。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从主观上来说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整个塑造的环境,是延安精神国际化非常重要的基础。延安精神践行了马克思的哲学品质,那就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把他落实到实践中广泛推行,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邱仁富认为,十八大以来新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推进新时代伟大建设,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华民族贫穷问题从此一去不复返,为中华民族迈上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也是共产党的承诺。二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需要有价值的引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践和建构需要价值追求,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第三既然要有一种价值引领,就以共享为价值导向引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信息需要在未来社会中将会扮演极端重要的地位,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在21世纪越来越偏向对信息共享的把握,意味着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共享成为很重要的价值导向。这个意义上,坚持以共享为价值引领,推进共同服务,为人民共创美好生活。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认为,延安精神的内核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个是核心的观点,正是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内核的延安精神凝聚了当时最优秀最先进的力量,围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而不惜牺牲,艰苦奋斗,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创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必须继续大力弘扬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并且吸取信仰的力量,党性的力量,作风的力量,做好新时代,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长征路。

裴小倩在总结讲话中谈道,专题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延安精神中的幸福观以及时代体现,大家从不同的视角相互启发、深化、碰撞。使我们感受到在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宣传和践行中应有的学术视角和理论深度,以及对现实的启发。研究会将通过专题研讨、延安精神进校园等的工作载体,进一步与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合作,深化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成果,彰显新时代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力量。

专题研讨会后,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举行了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延安精神被注入新的活力,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延安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积极宣传延安精神、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彰显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新内涵,让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供稿、摄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