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专访波兰导演莱彻·马耶夫斯基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1-18浏览次数: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年11月18日

标题:专访波兰导演莱彻·马耶夫斯基

记者:徐明睿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8日电(徐明睿)近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与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共同发起的“电影学堂·波兰艺术电影季”在沪举行。

  本次电影节展映了三部波兰艺术电影:《至爱梵高》、《磨坊与十字架》、《我的尼克夫》,通过观看这些电影,观众不仅可以了解艺术家的生活,而且还有机会欣赏波兰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

  《磨坊与十字架》的导演、波兰著名电影艺术家莱彻·马耶夫斯基(Lech Majewski)也受邀线上出席该活动,并在Bilibili网站进行了现场直播。

  记者就莱彻·马耶夫斯基的电影和创作进行了专访。

记者:据说《磨坊与十字架》这部电影是受委托创作的,能否谈谈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 

  莱彻·马耶夫斯基:这部电影不是简单的委托创作。我有一部电影叫《天使》Angelus(2000),有一次在巴黎的一个电影节放映,当时著名艺术家迈克尔·吉布森(Michael Gibson)也在场,他觉得这部电影给了他非常大的启发和灵感。在电影结束之后,他送了我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约1525—1569)的作品,他说我的创作风格和勃鲁盖尔很像,我很快读完了那本书,读的时候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些画面。然后,我就约了迈克尔·吉布森吃饭,并表示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

记者:博鲁盖尔的《受难之路》这幅画的背后是有历史背景的,就是尼德兰与西班牙之间的整治斗争。作为对于这段历史不了解的观看者来说,可能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去了解。与平面的绘画相比,电影的表现方式立体得多,您有没有想过在内容上做更广的延伸,把这段政治背景和历史在电影中交代清楚?

  莱彻·马耶夫斯基:我在讲电影故事的时候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讲述艺术家一年的生活,第二个目标是表现受难者的生活。当时我在和另外一位导演谈论这部电影的时候,对方建议我拍一部纪录片,但是我说我要拍故事片。对方觉得不可能。我说我脑海中有画面,要去讲述这个故事。我拿了一张纸,把脑海中的画面画了下来:上面是一块巨石,巨石顶上是那个磨坊;画面的左右则是受害者,左边是轮子上的受害者,右边是十字架上的受害者。对于十字架上的受害者,欧洲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耶稣,因为基督教的传统在欧洲根深蒂固。但是左边的受害者并不让人产生任何类似联想,这也是回应了博鲁盖尔的作品特点:他喜欢掩藏真正的受难者。他想要向我们暗示:肉体受难让这些人获得了精神的自由。

记者:我注意到您是洛兹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但您又不仅仅是一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编剧、制片人、诗人、小说家、画家、戏剧导演和歌剧导演。这些多重身份或者说是艺术的多样性是波兰的电影教育本身就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还是由您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产生的?能否和我们聊聊波兰的电影教育?

  莱彻·马耶夫斯基:我的创作生涯其实是从画画开始的,我16岁的时候就在卡托维茨(波兰城市名)举办了一个画展。同时我也写诗,当时也发表过一些诗歌作品。我读高中的时候颇有运动天赋。高中毕业之后,我先去了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一年之后我决定转学电影学院,因为我在美术学院的这一年里经常游走于美术馆,觉得现代艺术对我不起作用,反而是古代艺术中那些大师的杰作更能触动我。我特别喜欢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的作品,他有一件作品叫《暴风雨》,我感觉这件作品跟沃依切赫·哈斯(Wojciech Has)的电影有密切的关系,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电影可以比现代艺术更深刻,也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有意思的是在二十年后,有一位美术馆馆长要给我做展览,展示我的绘画作品,他觉得我其实是一个画家,只是将电影作为工具在展示我所要展示的东西。

  所以我的知识构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绘画,二是诗歌。绘画是在培养眼睛,通过欣赏绘画学会了如何看东西,这样我才可以进行歌剧、戏剧的创作,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能从作品中看到什么。诗歌教会我如何把握事物的核心,如何用比喻和修辞来做出更丰富的表达。


链接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wenhua/2020-11-18/827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