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上海 2023年11月28日
标题: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注入新活力
记者:刘昕璐
成立于1983年的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迎来40岁生日。在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古籍所、古典文献专业师生及四十年来毕业的历届校友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上海师大古籍所四十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并探讨了未来在文献整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等课题,期待中国古典文献整理能站在更宏阔的视野上,以国际化、全球化的视角,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上海师大古籍所在古籍整理和科研创新上有所突破,整理了《文献通考》《全宋笔记》《汉书补注》《东亚唐诗选本丛刊》《朱子语类汇校》《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等文献,编纂了《中华文史经典精读丛书》《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研究丛书》《唐诗学书系》《宋代笔记研究丛书》等多种丛书,同时,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研究著作,获得各类学术奖项。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说,在比较艰难、冷清的环境下,上师大古籍所产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古典文献学科能够上溯问题源头,连通古今历史,打破学科壁垒,希望古籍所未来能为国家、为世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整理、研究更多优秀的古籍作品,让它们再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术发展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表达了与古籍所的学术渊源、深厚情谊与殷切希望。在前辈学者的回忆中,大家仿佛穿越时光,回到“历史现场”,一同体悟一代又一代古籍人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眼里,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古籍所学者呈现出谦和大气、温情脉脉的文化性格,形成了古籍所文史相间、研教并重的特色。面对新时代,更要守正创新,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取得新辉煌。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说,期待中国古典文献整理能站在更宏阔的视野上,以国际化、全球化的视角,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11/28/1701148536116568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