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理论与实务协同激活风险投资 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百年中银大讲堂暨第四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1-30浏览次数:28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11月30日

标题:理论与实务协同激活风险投资 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百年中银大讲堂暨第四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


论坛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11月21—22日,百年中银大讲堂暨第四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联合承办。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教授、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理事长金永红教授分别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朱惠军书记主持大会开幕式。

  朱自强表示,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在这一背景下举办本届论坛,具有重要意义。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及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特色的综合性学院。在新的历史阶段,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秉持“荣誉源自责任”“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理念,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金永红认为,百年中银大讲堂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进行校企合作的一次重要尝试,也为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更好与实务界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晓光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教授、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资深客户经理杨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莫万贵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文锋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崔百胜博士、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政事业机构部副总经理朱环、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徐汇支行副行长曹杰、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茆训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刘江会教授以及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学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和学者8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进行了互动交流。

探索高质量发展中风险投资的新型模式

  茆训诚、刘江会分别主持第一阶段大会主旨报告。与会嘉宾围绕当前相关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真知灼见。

  张军说,经济学中有所谓的“边区现象”,用于描述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导致要素不能在行政区域之间充分自由流动,使得在不同行政区域边界的交叉地带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洼地”。长三角区域就存在类似的“边区现象”。具体分析,江苏与上海行政边界地带的产出都比较高,“边区现象”不明显,这应该是由于江苏与上海一体化程度比较高;上海与浙江行政边界地带经济发展“洼地”比较明显,比如靠近上海的杭嘉湖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建设用地属地化、耕地红线与省内耕地施行异地占补平衡这两个方面看,浙江具有“七山二水一分地”的特征,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使得浙江对土地资源用途的管控更加严格,从而限制相关要素在行政区域间自由流动,这是导致上海与浙江交叉地带“边区现象”明显的重要原因。破解“边区现象”,对于长三角以及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来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并进一步推动相关要素自由流动。

  在对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和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殷德生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从“新基建”入手,首先实现产业链数字化、创新链平台化、价值链数据化和供应链智能化这“四化”,上海提供了很好的样板。从世界大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世界数据经济治理(数据治理、算法治理、数字市场竞争治理、网络生态治理)等角度分析,中国应深入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从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同时要以注重培育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数字经济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越大福利效应越大。从中国市场扩展到全球市场,这是中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也关乎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国家人口多,能够产生大数据,并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中有关数字经济的规则制定。全球数字市场因中国数字经济的融入而日渐升温,中国数字经济也因参与国际循环而日益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

  杨晓光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将从“适应安全需求的产业出现逆全球化趋势(比如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会在各国竞相开展)”“数字经济因为疫情展示出来的便利性和养成的消费习惯,将进一步蓬勃发展”等方面重塑产业结构。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到这些变化,并尽快适应进而发挥引导作用。

提升高质量发展中投资风险的防范意识

  朱孟楠表示,风险防范应提升到国家层面加以设计。国家层面设计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把经济做大;二是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把科技短板补上;三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四是培养基础厚实、坚韧不拔、家国情怀浓厚的高层次人次。

  吴文锋认为,监管部门应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债隐性担保的逆期限效应”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

  莫万贵表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有一个是风险承担问题。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科创企业的名录库、建成科创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等方式来发挥重要作用。在解决风险承担问题方面,这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崔百胜认为,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接近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如何选择,如果实行负利率,对我国宏观经济变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采取更偏向于价格型的混合货币政策规则,在“零利率下限”约束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物价等宏观经济变量会产生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会伴随着较大的福利损失。在当前我国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还有较大操作空间,应尽量避免类似于欧盟和日本等国陷入负利率货币政策困境,可采取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张震副教授分别主持了第二场大会主旨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立岩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黄福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金永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曜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李姚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黄虹教授分别围绕数智创业、地缘政治风险对能源价格影响、风险资本参与治理与业绩承诺、风险投资网络与企业并购绩效、私募股权的价值增值机制、天使众筹联合投资网络结构及动态演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等学术问题作大会主旨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还从风险投资、创新管理、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管理、银行与科技金融、房地产及其他不同侧面在分论坛进行了交流发言。

  大会闭幕式由金永红主持。江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王雷教授在总结发言中,简要回顾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的发起及前三届论坛的基本情况,并表示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李丹丹博士代表“第五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承办单位发言,预祝第六届论坛如期顺利举办。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教授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朱惠军书记主持大会开幕式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崔百胜博士作主旨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茆训诚教授主持第一阶段大会主旨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刘江会教授主持第一阶段大会主旨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张震副教授分别主持了第二场大会主旨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立岩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黄福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金永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曜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李姚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黄虹教授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jjx_yyjjx/yyjjx_gzf/202011/t20201128_52236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