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金晖行动”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235

来源:青年报 2020年12月1日 第13版 公益周刊 整版报道

标题:“金晖行动”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

记者:孙琪

今年的疫情助推了数字时代加速前进。家住普陀区的65岁马阿姨没察觉生活有太多不便,她日常生活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用APP下单买菜,用手机预约看病,与老友视频聊天……想起这些,她就夸社区志愿者热心,几年前就教会她这一切。

记者从团市委获悉,上海青年“金晖行动”的志愿者们多年来持续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培训”服务项目,他们有的蹲守敬老院和社区,为老人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堂;有的坚守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指导老人使用自助设备,帮助老人获取随申码或健康码;在无数志愿者的帮助下,申城不少年迈的身影戴上老花镜,费劲却又执着地学习扫码、用手机浏览新闻、视频通话……

几代接力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出圈

11月深秋的一天,明媚的阳光驱散了静安区芷江西路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的寒意,这里是街道的日间照料养老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大四生祁丹慧,一边和众位老人语笑嫣嫣,一边帮一位老人解锁了微信账号。“那位老爷爷太久没用微信,微信号自动封锁了。于是我就试着帮他解锁。”祁丹慧笑说10月30日她来做志愿服务时,就在帮老人解锁微信,因为操作太频繁,微信直接“罢工”了,小祁抱歉地对老爷爷说可否等她下周再来弄,让老爷爷满怀期待:“那我等你,别人弄我不放心。”微信号终于成功解封了,老爷爷开心地跟旁人炫耀起来。“这位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邻居也不熟悉,我的举手之劳,在他看来是帮了大忙。”对于老人的感谢,祁丹慧开心又有些心酸:当很多年轻人提前迈入5G时代,不少老年人仿佛停留在“无G时代”,苦苦追赶。

好在,上海多年前就开始释放善意,助力老人与数字时代相向而行。

2014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智慧老人公益服务工作室成立。创始人是宋一帆,她是小祁的学姐。这个工作室发挥依托师范专业优势,自编教材、自设课程、自聘师资为社区老人开设智能手机课程。小祁2017年入校后,加入了“智慧老人”团队,还听不懂上海话的小祁就这样和一群不会说普通话的爷爷奶奶结缘了。四年前在一场志愿活动上,一位爷爷让小祁教他清理不用的照片、短信等。这令小祁十分震惊:原来一些老人不仅不懂智能手机的“常规操作”,甚至入门功能都无所适从。那天,一老一小连说带比画地忙碌了一整堂课,终于成功了。那天那位爷爷无数遍“对不起”和“谢谢你”,让小祁明白了“智慧老人”项目的意义。为了让更多老人不至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步履维艰,小祁坚定地留在了团队里,“我希望以青年的力量切实帮到这些老人”。小祁渐渐成为“智慧老人”工作室第三代负责人。

2018年底,小祁接任负责人后不久,他们与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达成合作。针对这些老同志的情况,小祁和团队成员重新设计了课程,其中包括手机摄影与照片处理。这样的课程设计得到不少老同志的欢迎,他们纷纷赶来听课。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家就没有落下过一节课,笔记本上写得满满当当,后来小祁才知道,这位老人那时还在住院,每周一次往返于医院和老干部大学教室,就是为了听一节手机课。

2019年4月,“智慧老人”走进徐汇区龙吴路敬老院,这里的老人年纪都比较大,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不高。于是,小祁和团队把授课模式从“系统授课”转变为“聊天答疑”。既符合老人们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也能多陪陪老人。敬老院里有位90多岁谢的奶奶十分健谈,她给志愿者们讲述了年轻时的军旅生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学生们采访了其他敬老院和老干部大学的老人,把一些极富意义的对话编辑成了访谈录,并邀请老人们录制了寄语视频。这些宝贵的资料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五四专题分享会上进行了分享,老人们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感悟让许多90后、00后热泪盈眶。

作为工作室第三代负责人,小祁从2018年9月开始带项目直到今年10月卸任。截至2020年11月,“智慧老人”开展志愿服务共计18719小时,志愿者达11532人次,涉及的教学点共33处。“我最近在中学实习,开始带班了,教学任务比较重,所以将在‘智慧老人’的志愿项目交给了学弟学妹们。”小祁表示自己尽管卸任负责人一职,但她与老人同行的初心没有动摇过,调整好工作和生活,她相信未来自己能做得更好。

科学商店

让老人在科技面前不再无所适从

前行的潮流不可挡,“让新兴科技等一等老人”的呼声不是要拦下科技时代奔跑的脚步,而是要思考如何不让老人在熟悉场景中无所适从。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团委科学商店,为了助力市民尤其是老年市民更好地了解新兴技术和适应当下的智能生活,近年走进洞泾镇海欣社区和广富林街道蔷薇九里社区开展了以“新兴科技在你我身边”为主题的社区系列活动。

“我们活动的主题有手机回收、扫码隐患、5G、家用电器节能技巧、VR等等。”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团委科学商店的部长孔越林回忆,大一时她和伙伴们筹备“手机回收”和“扫码隐患”这两个选题时,准备了近一周的时间。“我们把准备好的内容试讲几遍,用最浅显易懂、生动的语言梳理出知识点,讲给居民听。”活动开展得比志愿者们预料中好,很多老年居民见到他们的摊位就主动围过来,问志愿者在做什么。“上海老人见多识广,对于我们科普的一些二维码诈骗案例,不仅知道,还能和我们交流,知识储备多得让我们惊讶。”小孔惊喜之余又有了压力:科普宣传,不仅要用合适的表达和艺术化的呈现来抓取大家的注意力,还要注意课程的迭代更新。

去年,小孔的团队科普宣传的主要是5G知识,这些活动得到老年居民的热捧,但老人们也坦言,希望志愿者们科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知识。老人们固然希望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同时希望不要太过专业深奥。“所以,如何平衡好这两者,是我们志愿者需要攻克的一道难题。”因为防疫等诸多原因,他们今年没有走进社区开展活动,随着防疫形势好转,他们已经开始针对老人们的数字时代新压力、焦虑进行系统化拆解,筹划新的公益科普主题。小孔告诉记者,因为组织换届,她不再担任主要负责人,但她依旧关注志愿活动。“社区居民们尤其是老年居民们对我们不断累加关注度,是我们前进的力量。”她笑称明年要“多多营业”,多陪伴那些有困惑、会孤独的老人穿越障碍,拥抱希望。

[金晖行动]

长青相伴追赶智能时代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为老服务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参与。自2018年10月,上海青年为老服务志愿者总队成立以来,上海团市委积极联合市民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了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金晖行动”,这是共青团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弘扬敬老孝亲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公共服务的积极探索。截至目前,全市16个区已全部成立区级为老志愿服务分队,200多家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与养老机构建立了长期结对关系,推出了影像珍藏、口述人生、信息培训等10项重点服务项目。

除了高校,不少企业志愿者都加入“金晖行动”信息培训项目,比如上海农科院农业科技信息所团支部,开展一对一服务,教老人们熟练使用电子设备,提供电子设备上门维修等多样化服务;比如利用无人机为老人拍摄造型照片,为老人提供居住环境智能化改造等;比如海烟物流志愿者精心制作了《致曾经站在时代潮头的您,手把手教您微信基础功能》手册,还为老人们推荐了“上海发布”“澎湃新闻”“老爸老妈看这里”等适合老年人的公众号;上海联通开展的沃小团“老有智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覆盖上海15个行政区域的养老机构,依托各个社区开设的营业厅,为社区老人科普防范通信诈骗宣传、教授手机智慧应用、通信服务咨询等志愿服务。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0-12/01/content_11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