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 2023年12月10日
标题:大中小学合力搭建艺术教育大平台,全国180多位专家在上海师大热议以美育人
记者:储舒婷
探索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正确途径与有效方法,大中小学联手提升艺术教育的成效,12月9日,上海师范大学举办“2023 •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全国180多所大、中、小学艺术教育专家、教师参会。
会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这一课题,始终是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重要研究内容,希望上海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82所附属中小学校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朱恒夫教授透露,上海师范大学正在积极筹备设置“基础艺术教育”博士专业方向,为中小学培养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人才,以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上海师大影视传媒学院院长孙宝国指出,艺术教育更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上海师范大学依托学校基础教育领域优势,通过举办戏剧一条龙教研活动、成立上海师范大学大中小学校戏剧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等实质性工作,不断推进全国大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常务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华教授建议,可以将各个地方的“非遗”融入艺术教育,使学生既能提高艺术素养,又能传承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市南洋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和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四场精彩的演出,展示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成果。与会嘉宾们还观摩了由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2020级表演本科班毕业大戏——《家》。 同学们朝气蓬勃,表演引人入胜,展示了上海市大中小学校戏剧教育一体化的突出成果。
多位专家学者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献言建策。市教委基教处副调研员金松指出要依托特色高中创建东风,推动中小学艺术课程建设。在上海,以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协同推进的特色高中研究与建设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中小学艺术教育要趁着这股东风,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向好向善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务处处长沈亮进行了《艺术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戏剧教育》的主旨发言,对中小学教育各阶段的艺术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标学业要求、艺术课程-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戏剧(含戏曲)学段目标以及中小学戏剧教育等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非遗传承研究》主编陆建非依托调查研究,揭示非遗进校园的真实状况,提出了五个非遗进校园的具体对策与建议,一组建相关平台,统一调配资源,提升工作效率;二创设视频读物,编撰非遗读本,开发电子地图;三构建运行机制,善待传承师资,培养后继力量;四嫁接职业教育,推动非遗产业,增强研究水平;五超前系统谋划,发掘多元价值,形成循环格局。
上海奉贤区肖塘中学副校长罗正东介绍了所在学校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来进行美术教育的经验,让与会者感受到传统的教育方式正面临着数智时代的挑战,只有改变观念,运用新的技术,让“传统”与“现代”融合,艺术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也才能培养出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校长吴萍做了《让艺术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的发言,介绍了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学校通过强化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足开齐各类基础艺术课程,建设“三团一队”、丰富校园艺术活动、联盟携手友校以及抓好传统文化特色项目等措施打造利于学生艺术教育的生态圈,为学生艺术教育之路铺平道路。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校长全迅则进行了主题为《初中戏剧教育“五育”内涵的挖掘与延伸》的发言,分四个阶段介绍了打造“有戏校园”的可行路径,同时展示了“有戏校园”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本次研讨会还安排了包括中小学综合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非遗和美术教育、戏剧和影视教育的路径与方法5个分会场。
链接地址:https://m.whb.cn/commonDetail/91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