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尽不知热 师生研读忙 师大人充实过暑期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8-08浏览次数:257

8月上旬,学校正处于一年一度的暑期模式,同时也迎来了上海持续数日的高温热浪。烈日当空,酷暑难耐,走进校园,一片片绿树成荫带来些许凉意,一阵阵蝉鸣声凸显校园的静谧。可是,当您走进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8月1日和2日,记者走访了校园,在那里,看到的是师生员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学业、事业,论文、课题辛勤耕耘着。

在文苑楼十三楼会议室,人文与传播学院苏智良教授正在和新华社洽谈有关合作项目的事宜。在十二楼,见到了“青年学者”、人文与传播学院宋莉华教授。她对记者说,这里环境比较安静,她基本上每天都在自己的办公室做课题。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的两位青年教师朱杰和周明也在自己的办公室忙碌着。

在文科实验楼十楼光启学者中心青年学者工作室,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李文硕正在埋头工作。他告诉记者,他要趁这个假期备好下学期的课,所以也不打算回山东老家了。在六楼,哲学与法政学院部分教师正在开会,商讨他们的合作课题。在四楼,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徐剑雄正在办公室做课题论文。

在教苑楼四楼教授工作室,记者见到了教育学院吴念阳教授正在和她的两个学生谈学业。在十二楼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有教师在开会研究课题。

  

在第一教学大楼、实验中心大楼和化学楼,大部分实验室里都有师生在做实验。在第一教学大楼,记者遇见了正办公室整理文稿的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李利珍教授。他告诉记者,他主编的《中国甲虫名录·隐翅虫卷》今年年底正式出版,趁着暑假补充一些新的研究资料进去。在第一教学大楼记者还看到,一楼、二楼五六间教室里,坐着不少学生,他们在静静地自修学业。

  

在实验中心大楼四楼,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王勤老师正在做实验。要不是学生提醒,记者真不知道王老师还是一位马上临盆的孕妇。王老师告诉记者,她是中科院植生所博士毕业,在生物试剂公司工作了两年,被国家杰青、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黄学辉教授课题组引进来学校的,本月17日是预产期,她想趁着假期把手中的实验基本告一段落,然后安心度产假,所以她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

  

在化学楼,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肖海波副教授在化学楼会议室与他所带的4位研究生正在进行课题交流讨论。记者还在楼里与两位学生进行了交谈。2016级有机专业研究生李逸龙正在做实验,他告诉记者,暑假时间、精力都比较集中,还可避免一些干扰,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很好。2017级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刘金秀告诉记者,她这个假期基本会在实验室里度过。下周她会回家一次约一周时间,回来后继续做实验,为她的毕业论文积累一些实验数据。

在音乐厅,由我校音乐学院承办的一年一度的上海市钢琴考级正火热进行中,学院部分教师参与其中,考级将于本月12日结束。在霞棐剧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教工正在为学院承办的为期三天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成立10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而忙碌着。

其实,全校上下都在趁着这个暑期为新学期的到来忙碌着…… 

  

基建规划处员工正在为施工中的生物科技楼、综合实验楼等项目奔忙。旅游学院(旅专)综合楼项目,目前工程桩、围护工程以及井点降水施工完成,现场塔吊安装完毕,暑假期间进行土方开挖以及地下室施工。奉贤校区生物科技楼、综合实验楼项目,暑假期间进行室外总体、门窗安装、室内装饰、外墙装饰等工程施工。它们将全程监督并配合协调施工队工作。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今年暑期有博物馆新馆、东六学生宿舍改造等工程项目。他们要对博物馆新馆的展馆布置、展线设计、库房安置和徐汇校区东六学生宿舍改造的空间布局、内部装修等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后勤服务中心和接待服务中心为确保暑期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教职工和留校学生的正常工作学习,全体职工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地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后勤车队、食堂和浴室安排了充沛的服务人员,满足师生正常的生活需求,两校区信件收发、快递服务工作正常有序,报修电话正常开通,维修人员随时待命。为改善学生住宿环境,后勤对部分学生宿舍内部进行重新装修,及时维修破损建筑配件,检修地下线路、宿舍淋浴房水管等。

校部机关各部处为确保相关工作正常进行,开展了轮流值班制,保证每天每个部处都有办事员在岗。保卫处下属的校卫队更是坚守在烈日下,为师生守护着平安。

而留校过是假的学生在干什么呢?这里记录了部分学生的情况: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食品专业1班本科学生余逸鸣,他计划在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暑假他选择留校做实验。他说考虑到大四需要复习考研,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同时也是希望在假期的实验中自己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为将来的实习或者就业积累一些经验。

对外汉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李同学还没回家乡。“因面临毕业,暑假期间决定留校,准备毕业论文。时间如白驹过隙,开学我就要升三年级了。发论文、毕业、找工作的种种压力接踵而至,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为毕业找工作做好更多的准备。第一次留校过暑假的她,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立鸿鹄志,做实干家。这句话鼓励着同学们向贵州出发,“益”同“黔”行。对外汉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秦鑫参加了下乡游学,前往了贵州省遵义市。以红色“支”旅,教育“益”站为活动主题,开展了为期20天的红色游学,实地进入遵义会址、娄山关、红军山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开办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进行教育帮扶等项目活动。他和志愿者同学希望用这样的行动呼唤更多人关注国家贫困地区的发展,用这样的行动让青年大学生走进红色地区,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磨砺艰苦意志。“益”同“黔”行,用爱筑梦贵州之路。

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106级学生楼佳轶成为了香樟教职工爱心学校的校长,陪伴孩子们度过三周的假期。无论是孩子每天所上课程,还是户内户外的各项活动皆需安排妥当,能够解答孩子的各项疑问。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是成长速度最快的途径之一。有能力教好孩子更是重中之重。作为校长,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等。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楼佳轶期待自己能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用爱心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希望自己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希望,我的行为或语言能够给孩子们一点积极的影响,或者带给他们一些感动。这份感动将会成为一种力量,当它们一点一滴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将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去感动更多的人。“数理学院2017级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赵文俊参加了场馆志愿服务。作为松江科技馆的志愿项目负责人,他一直坚持到馆内进行志愿服务。起初做志愿服务的动机也许并不纯粹,当面对科技馆内的孩子们甜甜地说的一声声“谢谢”时,他发现用心做志愿的过程也十分美妙。这就是所谓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吧!渐渐地,他用心去服务、用心去感悟。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5级学生宫甜青参加调研大赛。以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及其周边区域后续的生态改善为切入点,暑假他和伙伴们组成长三角生态建设一体化调研小分队,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赴苏州、无锡、宜兴以及安吉四地,按照水质改善、蓝藻处理、新城建设、生态农村等类别进行走访考察,探寻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太湖周边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状况。“在这过程中,尽管每天都顶着高温出行,但我们了解到很多、学习到很多,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很高兴能够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发现生态故事,记录美丽中国。”

“挥洒青春,提升自我。愿我们在青春日子里每天都能收获精彩,答好青春之卷。因为我们风华正茂,因为我们青春当头。”哲学与法政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葛跃辉在某区县挂职。“在人大办挂职给我的感触很大。”人大办与其他部门不同,因为与政府打交道的较多,又因其本身的职能,所以对工作的细致度,严谨性要求比较严格。他所在的科室工作,大部分文件的措辞要求非常严格,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所以每份文件都要求反复审查,同时也要讲究工作效率,因为每天要面临不同的会议,材料是非常之多。同时,在重要的会议中,要求能够迅速把会议中领导的讲话快速准确记下来,这份工作特别能锻炼听,理解和写的能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哲学与法政学院的2015级学生曹小雪,放假没回家留在学校过暑假,根据自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她想考研究生。“回家路比较远,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学校复习效率会高一些。今年暑假,我计划将专业课过完第二遍,其间还会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去海外学习半个月。一方面是开拓自己的眼界,另一方面也是更加坚定自己考研的决心。海外回来会继续投入考研复习。”

随着庄重而又亲切的挂职欢迎会结束,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生宋冉冉等正式开始了为期6周的暑期挂职之旅。“原本只想在暑假找一份兼职工作的我,自从知道了挂职这个事之后,便下定决心要去挂职。因为暑期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认真学习、进入角色,可以自我学习、提高、发展的机会,有许多在象牙塔里完全学不到的东西。我希望自己通过此次挂职锻炼,可以跟随老师学到为人处世的经验,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深层次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在工作时能够独当一面,也能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正,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着出国留学梦想的数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研究生陈文瑜计划下学期出国交流,去海外学习与数学教育和心理学有关的课程。“暑假,我希望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考虑到国外文科课程的阅读量较大,我还计划阅读教育和心理相关的书籍及论文,为下个学期的学习打好基础。今年暑假,我除了做家教外,还给自己设定了阅读计划:《学会生存》、《数学教育能力心理学》,每天听一个TED演讲,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希望能在出国后快速地融入当地课堂。”

“我们一直想变成被期待的样子,或许当我们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才会是真正被期待的样子。”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王越表示,自己在收到支教消息时,也曾纠结到底应不应该放弃这个宝贵假期去选择支教?可是当王越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看到纯真孩子们的眼神;看到他们的小手握着自己的手称呼自己老师的时候;看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为了同一个愿望聚集在六盘水支教的朋友们,“我觉得这或许是让我有所改变、让我永远铭记的一个特别暑假。我想这是每一名教师一直坚守的原因吧。孩子们纯真开心的眼神,让我觉得西部的教育需要我们去支持,去感染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各异,王越的支教选择是无悔的。

  

(宣传部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