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理念走进起居之地——宿舍管理模式推陈出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04-03浏览次数:2246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日常起居的宿舍,对他们平时的言行、精神风貌等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记者昨天从市教委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大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已引起了高校和大学生的普遍关注,他们都认为宿舍也要发挥“育人”作用,宿舍管理必须推陈出新。
  
    传统宿舍被称“狗窝”
    很多高校的老师在会上发言谈到,传统的宿舍管理主要有两类问题:一是卫生方面,各宿舍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思想品德方面,偷窃、打架、异性留宿、赌博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某高校一位年轻的辅导员老师感慨万分地说:“我刚做辅导员的时候,简直难以接受这竟是堂堂大学生的宿舍,那种环境让人觉得好像来到棚户区,有些寝室甚至连棚户区都不如,很多学生都戏称为‘狗窝’。”
    而高校里的学子更是对老宿舍“颇有微词”,回到宿舍就是满目疮痍,一地的垃圾不说,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臭味,经常可以看到老鼠“窜门”。管理体系也很松散,人员很混杂,随便什么人,只要背个书包就能畅通无阻,因此老宿舍经常会发生失窃。
  
    师生呼唤宿舍改革
    对传统宿舍产生的这些问题,高校里的师生都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蒋威宜认为宿舍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来大学生在宿舍的时间要长于在课堂时间,宿舍是他们主要学习、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二来从集体的性质看,宿舍这个小集体与班集体相比,是一个更加深度接触的集体,学生在宿舍的表现往往更真实。因此高校在抓课堂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宿舍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普遍认为宿舍没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复旦大学一位王同学的观点说出了很多大学生的心声:“大学生宿舍管理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就拿宿舍卫生来说吧,清洁工人一边在打扫,这边学生却一边乱扔,这样打扫的效果等于零。”因此宿舍管理在更大程度上应发动学生,呼吁大家一起来管理。
  
    宿舍创新管理显成效
    在学生和老师的强烈呼吁下,各高校都对各自原先的宿舍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展了很多创新举措。
    复旦大学在学生生活园区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共青团工作委员会,在宿舍里就能开展团支部活动。宿舍的同学们还自办报纸“风景线”,专门报道宿舍新闻,展现宿舍风貌等。东华大学则开展“舍区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具有文化意蕴的特色宿舍,如“求是屋”、“爱心之家”等,同时还开展“宿舍文化活动节”等沙龙活动。
    很多学生对改革后的高校宿舍管理体制表示认同和支持,他们说宿舍的环境变美了、管理也更加完善全面,他们参与宿舍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像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就自发在宿舍开展“文明修身”活动,他们主动积极清扫校园和宿舍的公共部位卫生;而复旦大学的学生还成立了学生楼委会,收集同学们对宿舍管理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几幢宿舍楼还因此被评为市级的优秀集体。
    作者:记者 陈莹 实习生 吴科人

来源:2003年4月3日《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