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职业规划指导从大一开始——进门就想出门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11-15浏览次数:2717


    作者:宋宁华 日期:2004.11.12 版次:1

    夏烨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刚进学校,她就听老师介绍,学校每月举办两个成才就业讲座,指导同学们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刚进校门就要想出校门的事?不少大学生觉得新鲜。但据记者了解,在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学生的职业规划从大学生一入学就起步。今年,国家职业展示中心也专门开办了面向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项目。职业规划,离中国大学生不再遥远。

        大四学生一声叹息

    正打算合伙开广告公司的大四学生李亦昕就读于上师大文科基地。“我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在外面实习了,但开始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换了好多个地方,做了很多无用功。现在才开始有些意识到自己适合什么职业,缺少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但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她忍不住“一声叹息”:“要是一进大学,就能接受一定的指导,走的弯路可能会少得多。”

        面对就业惊慌失措

    商学院实习就业部朱惠军老师一直从事学生工作,他亲眼目睹了不少大学生毕业时的迷茫情况。有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惊慌失措,“抓到篮里就是菜”;有的对自己的性格缺乏起码的认识,一味追求“时髦体面”的工作,结果工作不久又面临再就业的压力。

    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4位,有近半的大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

        三种本事不可或缺

    去年,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首先推出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职业技能擂台赛、模拟招聘、竞选“商业策划之星”等活动,开始尝试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这些活动绝对‘火爆’。”朱惠军说,学生们到网上收集资料、对自己进行分析、请朋友出谋划策,有的积极参加大赛,即使是旁观者也看得兴致勃勃。

    在法政学院,职业规划也很流行。老师请来专业的人力资源专家,通过对学生“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等评测工具,对每个学生的性格进行分析,结合他目前的专业背景,分析他的职业前景,提出建议。一个学生性格外向、喜欢打篮球,却选择从事行政工作,专家们在仔细分析后劝他冷静思考,如果要从事这个行业,则应克服性格中一些和这个职业有冲突的部分。

    对于这些老师和学生们的“新花样”,上师大校长俞立中认为,各院系开展职业规划对学生是件好事,但他不希望用行政指令在全校推开,而由各院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指导。按俞校长的说法,学生们进大学校门后起码要贴上3张标签:流利的外语水平、综合的艺术素质、一定的动手能力。“无论哪种职业规划,这3样都是起码的本事。”

    来源:新民晚报(2004年11月12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