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杨百翰大学教授为我校舞蹈系举办大师班和学术讲座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9-17浏览次数:441



9月10日至12日,著名舞蹈教育家、美国杨百翰大学舞蹈系终身教授黄嘉敏女士应邀为我校舞蹈系师生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大师班和学术专题讲座。本次学术活动是音乐学院舞蹈系承担的上海市教委2018“中小学舞蹈课程研发”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主办,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承办,上海学生舞蹈联盟协办。

黄嘉敏教授在舞蹈学、教育学、现代舞理论及中美跨文化研究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由她主持的中美舞蹈文化交流等项目,惠及中美逾千名舞蹈和艺术专业的师生。2017年,黄嘉敏教授荣获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孔子学院总部、中国文联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舞蹈界专家。

本次大师班以“创造力与舞蹈”为主题,在9月10-11日的两天时间里为同学们四次授课,旨在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知水平、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动作技巧、探索创作方法、加强合作能力和在舞蹈中享受创造的乐趣。

授课中,黄嘉敏与大家分享了她对“创造”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且突出强调了创造与舞蹈五大基本元素——“身体、动作、时间、空间、力效”——之间的关系,指出舞蹈创造力、想象力与各舞种的技术训练不可偏废,创造性舞蹈融合了音乐等多种元素,通过外部信息刺激激发灵感,拓展舞蹈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再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黄教授始终围绕提高学生的舞蹈创造力这一目标,以循循善诱的讲述和新颖独特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引领和帮助学生努力摒弃原有的惯性思维,开掘自我的创造能力,培养身体快速反应能力,对动作的直觉能力,与舞伴之间的信任和默契的即兴协作能力,以及对时、空、力等舞蹈要素的直觉与运用能力,使同学们从观念到实践都更为深切地理解和感悟到了舞蹈艺术的真谛和创造的乐趣。

继大师班之后,黄嘉敏教授于9月12日举行了两场学术讲座。第一场讲座的主题为“舞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近200多名舞蹈系师生、上海市教委2018“中小学舞蹈课程研发”项目研发成员和上海市16个区县的中小学舞蹈骨干教师们聆听了该场讲座;第二场讲座以“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主要参加者为全体舞蹈系教师和舞蹈学专业的研究生同学。

在讲座中,黄嘉敏教授结合自己在美国近25年的学习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说明了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四个趋势,即大众化、商业化、治疗化、跨学科化,指出要从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等层面入手努力推进教育改革,突出对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外来经验的本土化,真正地适应中国国情与艺术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真正让舞蹈和舞蹈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此,就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感,懂得合作、善于表达和沟通。这些能力与品质是保证舞蹈教育应对挑战、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

结合当前国内舞蹈教育的现状,黄嘉敏教授着重分享了创造性舞蹈学习的教育理念、创造性舞蹈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她尤其突出的地强调了跨学科的舞蹈学习观念,即扩大学科跨界,开发新课程,在教学中要与多学科或多种课程相结合,开拓动作创造与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同时,注重鼓励、启发、讨论、反馈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创造者”,加快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以及从“今天我教了什么”到“今天学生学了什么”的价值评估转变,以之转变舞蹈教师的角色,为学生学习舞蹈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以“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的讲座中,黄嘉敏教授提出了“大教育”的概念,以自由讨论和问答互动的方式,阐明了她的舞蹈教育观。“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也能让“固化”成为一种习惯——黄嘉敏教授结合大师班课程及在第一场讲座中讨论的话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引起了现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为期三天的大师班和学术专题讲座活动,让舞蹈系师生经历了一场持续的头脑风暴,从观念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黄嘉敏教授谈及的每个观点,授课的每个环节,都令人眼前豁然开朗,大家对其学术品格及作为舞蹈教育家的风范赞叹不已。讲座结束后,舞蹈系主任高娟敏教授受托代表音乐学院为黄嘉敏教授赠送了纪念品并颁发了兼职教授证书。

上海市教委2018“中小学舞蹈课程研发”项目自启动以来,舞蹈系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该项目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相关参训单位和学员踊跃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首席专家郑慧慧教授全程参与了本次系列学术活动,在倾听和观摩之余,郑慧慧教授与黄嘉敏教授及舞蹈系师生就相关问题多次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学术活动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舞蹈系将上海市教委2018“中小学舞蹈课程研发”项目的实施推向了深一步的发展。

  

(供稿:音乐学院   摄影: 卢琪、段雨滢、李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