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莫吉列夫斯基教授受邀我校音乐学院举行大师班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3-07浏览次数:307

3月6日下午,国际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莫吉列夫斯基教授(Maxim Mogilevsky)应我校音乐学院邀请,在学院小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钢琴大师班。本场大师班由我校音乐学院钢琴系系主任谈天佳副教授担任主持,我校钢琴系青年教师刘蕴进行俄语翻译,钢琴系多位教师与钢琴专业方向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钢琴大师班。

在本场钢琴大师班中,马克西姆教授分别为两名本科学生与两位钢琴表演方向研究生进行了一对一的钢琴演奏指导。首位登场的本科生是来自2023级音乐学(师范)6班的杨豪,他所演奏的曲目是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S.144 No.2“轻盈”》。马克西姆教授指出在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时应注意作品的交响化,同时可以参考瓦格纳的交响作品,感受两位作曲家思想的交织与对作品的互相影响。第二位本科生是来自2021级音乐表演(中俄)专业的南希,她所演奏的曲目是肖邦《F小调第四叙事曲》。马克西姆教授在乐谱版本上提出了参考建议,并提出在演奏肖邦的作品时需要更加注重音乐的戏剧性与诉说感。第三位研究生是来自2023级音乐表演的赵凯雷,她演奏的曲目是德彪西《水中倒影》。马克西姆教授介绍关于德彪西的生平与在其年轻时在俄罗斯时期的轶事,并指出德彪西的作品在演绎时应与同时代的绘画作品相联系,注重音乐的色彩感与和声性。第四位研究生是来自2023级音乐表演的滕文妍,她演奏的曲目是利盖蒂的《音乐探索》。马克西姆教授表示对于现代“新风格”的音乐作品应该对声音有更多的探索,例如作品中用钢琴模仿打击乐的声音;音乐中的画面感;对同时代巴托克的回忆与受到巴托克音乐的影响等。马克西姆教授鼓励学生对于现代风格的尝试,并在演奏、背诵方面进行了指导。

本次大师班中,马克西姆教授以生动形象的演奏诠释,细致讲解了演奏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时的触键、乐句处理等演奏技巧。他借鉴了邓泰山对音乐的思考与理解,将音乐的演奏分为三个境界:音色构建、画面描绘、味道想象,认为音乐演奏首先是对于音色的探索,而后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从而把音乐形象与情感表现出来,最后传达音乐深层次的意境与情感。

马克西姆·莫吉列夫斯基教授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后前往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并跟随世界著名钢琴大师玛尔塔·阿格里奇学习。他与众多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合作过,并多次受邀担任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包括第十七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和首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大赛等。马克西姆教授还在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

此次大师班马克西姆教授既专业又不失生动的语言和演奏示范使学生受益匪浅。他多维度地讲授了如何以交响化的思维方式来表演,引发学生对于音乐与演奏诠释产生新的思考与理解。


(供稿、摄影: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