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那个风趣博学的“孙爷爷”去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12浏览次数:2184


来源:青年报 2012年7月11日
标题:那个风趣博学的“孙爷爷”去了


        本报讯 身为博导,仍牢牢抓住本科生的“阵地”、退休前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推崇田野作业,鼓励学生走出书斋、通过支教体会奉献的意义;没有当过“官儿”,是2009年获评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中为数不多的“纯粹”学者之一。

  昨日凌晨2时18分,国内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孙景尧先生,因病故去,享年70岁。他的学生在网络上、医院里,通过各种方式悼念敬爱的“孙爷爷”。

  给本科生上课的博导

  提起孙景尧,比较文学界的学者会想到的,或许是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这样闪光的称号,是国内第一部比较文学导论那样有名的著作。但在上海师范大学许多本科生眼里,这个名字和那位让人感觉亲切的“孙爷爷”联系在一起。

  孙景尧的一位邓姓学生介绍,为了能培养出接班人,孙教授“牢牢抓住本科生的阵地”,因为他认为,相比于培养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影响的范围更大。

  虽是给本科生上课,孙教授一点也不含糊。几十年间,他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他的讲义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几年前的比较文学课上,他就把上海世博馆的一些元素融进教学里,让学生通过更鲜活的例子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感悟。

  孙教授的教学态度也让人敬佩不已。从徐汇校区到后来的奉贤校区,坐校车尚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为了能按时给学生上课,他经常自己开车过去。“上海师大的学生中有种说法,只有听过孙爷爷的课,那才算上过师大。”小邓说,他的课几乎都是爆满,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孙爷爷。

  推崇田野作业的老师

  作为一名高校名师,孙教授对他的学生生活上关心,为人、治学则要求非常严格。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耘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孙教授的研究生。在他的印象里,孙教授经常把他们这些学生叫到家里“改善伙食”。学业上鼓励他们读“原典”,精读一些经典著作。近十多年,孙教授又教导学生别做单纯的“精神贵族”,而要“眼光朝下”、走出象牙塔,在田野中考察与学习民族文化,去了解生活,历练自己,做民族精英。

  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孙教授一次在贵州讲座时,得知一些山区学校的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就组织他的研究生利用暑假去贵州支教。“也是到了那里,我才知道中国有些地方是那么穷,孩子们上学吃饭要带着米、面,还有些得带着弟弟妹妹来听课……”参加支教活动的小邓,坦言那些经历刷新了自己的视野。

  而当地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因为这些支教学生的参与得到明显提高。如今,孙教授倡导并主持的“比较文学研究生暑期贵州田野考察”活动,已成为上海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品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没当过“官儿”的学者

  2009年,第五届高校名师经教育部等行政部门评选后公示,之后有媒体报道,全国百位高校名师中,“纯”一线教师仅占10%左右,90%左右获奖者都有不同“行政职务”。

  “10%”的数字无从确认,对“系主任”这样的职务算不算“行政职务”也有争议,但孙景尧教授确实是为数不多的“纯粹”学者之一。

  1966年,孙景尧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贵州铜仁地区文工团、铜仁地委宣传部、柳州铁路局等单位工作。从1981年开始教学生涯后,他先后在广西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也从普通的讲师一步步成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负责人,唯独没有当过大众眼中的“官儿”。

  在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孙景尧曾表示,“我不适合当官,因为我的头脑里始终坚持两个T:真实、真理。我是看着《乡村女教师》长大的,我希望自己永远在做让年轻人智慧一些的事情。”

链接地址:http://bjyouth.ynet.com/3.1/1207/11/727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