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之一孙景尧教授在沪逝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15浏览次数:1958


来源:东方早报 2012年7月12日 B11版头条
标题: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之一孙景尧教授在沪逝世
记者:石剑峰



孙景尧  1943-2012.7.10   生于上海

        7月10日凌晨2时18分,国内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孙景尧先生去世,享年70岁。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除了著作等身,他还在为贫困山区孩子支教的道路上倾注了多年心血。噩耗传来,无论是上师大校园还是广西、贵州等乡村学校,许多人都在自发缅怀这位可敬的学术大家、教坛长者。他的学生也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悼念他们敬爱的“孙爷爷”。

  孙景尧1943年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9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比较文学博士后研究员,曾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至今共出版著译18种、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既是国内第一本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比较文学导论》的作者之一(与卢康华合著),又是国内最早开设这门课的教师之一,以及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的《比较文学》一书的主编。

  孙景尧在国内外高校先后开设了“古代汉语”、“戏剧创作”、“文学概论”、“中国先秦散文研读”、“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论专题研究”、“西方宗教和中国文学关系研究”、“中美说书及其研究理论的比较探讨”等课,近年来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文论、西方宗教和中国古代文学关系、口头表演文学比较研究等方向的研究,以及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培养。

  孙景尧在教学上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他有句名言:“要求学生看书自己先看、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先思考、要求学生创新自己先创新。”而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丝毫没有“博导”的架子。哪怕是教了几十年的比较文学概论课,只要他上讲台,就坚持绝不“炒冷饭”,每次都要根据听课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多少年来,他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他的讲义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几年前的比较文学课上,他就把上海世博场馆的一些元素融进教学里,让学生通过更鲜活的例子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学生的作业,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他都会一律认真地逐份批改,不仅写上具体的指导意见,而且还细致地改正错字和病句。

  作为一名资深教授,孙景尧最重视的首先是教学,特别是本科生的教学,并把它当作一项快乐的事业。孙景尧的一位邓姓学生介绍,为了能培养出接班人,孙教授“牢牢抓住本科生的阵地”,因为他认为,相比于培养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影响的范围更大。

  当初在复旦读书时,孙景尧曾受教于郭绍虞、刘大杰、蒋孔阳、贾植芳等名师,当他自己成为一名老师时,也像自己的老师那样不间断地为学生开课,其中就包括从未间断的本科生比较文学概论课程。除此之外,孙景尧的外籍学生也不少,作为造诣颇深的比较文学专家,孙景尧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以及中国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过研究生导师。他还指导过藏、侗、壮、回、蒙古、布依、朝鲜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研究生。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学生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并充满师生感情。现任美国东亚语言中心库驻华项目部主任简小滨博士还有句评价:“孙先生是国内比较文学教授中拥有海外研究生最多的一位教授。”

  孙景尧的教学态度也让人敬佩不已。从徐汇校区到后来的奉贤校区,坐校车尚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为了能按时给学生上课,他经常自己开车过去。上海师大的学生中有种说法,只有听过“孙爷爷”的课,那才算上过师大。而他的课也几乎都是爆满,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孙爷爷”。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耘华,上世纪80年代是孙教授的研究生。在他的印象里,孙教授经常把他们这些学生叫到家里“改善伙食”。学业上鼓励他们读“原典”,精读一些经典著作。近十多年,孙景尧还教导学生别做单纯的“精神贵族”,而是要“眼光朝下”,鼓励他们走出象牙塔,在田野中考察与学习民族文化,去了解生活,历练自己,做民族精英。

  他的学生,许多也成为了英才,有国外名校的终身教授、美国教育部中文旗舰项目驻华办事处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省级青年学术骨干等学界有影响的学者;也有正担任着大学院长、校长、书记和政府部门重要职务的各级领导。这一切都让他感到莫大的欣慰。

  由于在学界的影响力,直至去世前,孙景尧仍带有8名博士生和12名硕士生,且坚持每周都要亲自为学生上课指导。孙景尧先后带领团队获得比较文学之国际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到目前为止仍是上海师大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他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011年,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上海师范大学唯一入选者)。 还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教委、上海市与江苏省的七个科研项目,现正主持和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国人接受入华基督教史论》、《比较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原著研读》等三个上海市属项目。

  孙景尧是一个推崇田野作业的老师。他提倡比较文学研究要遵循三原则:理论研究、文本细读、田野考证。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其中理论研究是前提,文本细读是基础,而最后的结论还有赖于田野考查的印证。他主张“十年磨一剑”,反对“一年磨十剑”。最有趣的案例是,2003年,他受贵州高师培训中心的邀请,为位于贵州西南部偏远山区安龙的中小学校长做培训讲学。在安龙,他无意中发现了位于安龙县城里的一座天主教堂,里面的石碑雕刻上面刻有凯尔特文和拉丁文字,还有显著的十字架标志。经过反复考证,发现南明永历王朝与天主教的密切关系在这些石碑雕刻上有确凿记载,经过“纸上资料”与“地下出土材料”二者之间的比较互证,对《南明实录》等对天主教与南明永历王朝关系的有意忽略提出了质疑。该文章在国际权威刊物《法国比较文学评论》以及国内的《学术月刊》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反响。

  在学术研究中,他不怕坐冷板凳,坚持做老实人,同时又多思求新、精进不息。注重问题意识和创新研究,对国际学界的时尚风潮,决不盲从跟风,也不人云亦云。从全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起,他便一直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副会长的职务,负责学会的学术事务。多年来,他始终与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携手奋进,使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既同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

  此外,为使自己能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他一直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取其精华,并结合自己的深入研究,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和科研成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欧美的《比较文学与一般文学年鉴》、《世界当代比较研究趋势》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比较研究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对应物”、“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有效性探索”等论文,被美国《比较文学通讯》等评论为“中国自己培养的有创见的青年比较文学学者”。2010年冬,他被法国官方学术交流机构邀请赴法讲学,在巴黎高师、法国人类学博物馆、巴黎高等社科院等世界著名院所作专题学术演讲,并受聘为联合培养博士的合作导师。学术研究能够代代薪火相传,是他最感欣愉之事。

  1966年大学毕业后,他曾在贵州省铜仁地委任职。因为这层联系,孙景尧连续多年带领支教队伍在贵州进行支教活动。年过花甲的他,多次深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边远山区支教讲学,年年都放弃暑假休息,同研究生一道,给少数民族师生送书、送资料、送教学经验。

  孙景尧曾经多次提起第一次去黔西南安龙县支教的情形。那时,他带领一支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团队一到安龙,首先帮助当地教师进行了一系列教改,传授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他们去支教之前,当地的高考英语平均分仅为29分,一年后的平均分提高了近20分。他说:“更主要的是,学生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才是最令人高兴的事。”

  在孙景尧的鼓舞和感召下,上师大师生的支教热情愈发高涨。如今,他倡导并主持的“比较文学研究生暑期贵州田野考察”活动,已成为上海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品牌。

  自去年9月入院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孙景尧遭受病痛折磨近一年的时间。今年4月,孙景尧的师门同仁还特地为他举办了七十寿辰庆典,当时经过一场劫难后的孙景尧感慨万千。5月,他还筹划着给身边的博士生与研究生开课的事情,对此他曾自责说,生病大半年,担心把研究生的学业给耽搁了。到了今年6月30日住院之后,孙教授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癌细胞全身扩散。

  在日常生活中,孙景尧在他的学生看来是一个很“潮”的老教授,他的穿着总是十分得体,夏天身上穿白底蓝纹、带有牛仔风格的衬衫,冬天戴棕色的毡帽。有学生还因孙景尧儒雅的学者风度,鼓起勇气询问先生的穿着秘诀。当时,孙景尧先是笑了笑,然后说:“我和你师母不过是选择一些适合我们年龄和身份的衣服罢了。”

链接地址: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2-07/12/content_647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