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和而不同 却非面面接轨——陆建非教授谈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24浏览次数:31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年5月22日 B07版 版面头条
标题:和而不同 却非面面接轨——陆建非教授谈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
记者:李玉


        教育的本质、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本国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决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要完全照搬、面面接轨。“和”是必须的,“不同”是必然的。

        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教育国际化有益于促进各国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特殊与普遍、单一与多样等矛盾也时常令人们困惑。如何看待这些矛盾,怎样解开其中的“结”,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陆建非教授。

        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三种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理解大学教育国际化?

        陆建非: “大学教育国际化”亦称“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世纪时,欧洲大学选择拉丁语为共同的语言,由信仰相同宗教的组织联袂实施大学招生,聘请教师不分国别、地域、民族和种族,学生亦可到各地大学研习共同课程,由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性”。“游学”、“游教”初见端倪并日渐时兴。如今,国际化逐渐成为大学规划、管理、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命题高度关注,但对之理解不一致,其概念与内涵也没有清晰而明确的界定。我梳理了一下,具体有以下三种理解。

        第一种是将其理解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援助增多,国家间高校学者和师生交流加强,高校间科技与文化合作频繁,高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强调外语教学。另外一些学者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角度,主张招收大批外国学生,招聘外国教授和访问学者,研究世界前沿课题和重要的国际事务,从而在大学教学与研究的主战场实现国际化。

        第二种理解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与国际接轨。一些学者从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运行的角度,认为大学的国际性主要是指大学要对外开放,要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所谓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即教育质量、水平、效益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教育主流衔接,符合国际上的教育惯例。

        第三种理解将其看作一种必然趋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各国和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具有共同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过程中,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高等教育办学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等方面彼此借鉴、互为渗透、部分同化。也可将这类“国际化”视作各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为保持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前进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而经历的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我个人比较倾向第三种理解,因为它超越了国家或地区的局限,将教育的国际视野从本国扩展到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从高等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抽象出一般的高等教育问题,揭示出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辩证地将当代各国高等教育借鉴学习他人与自我调整统一起来,使各国高等教育能在更多方面实现沟通与对话,通过自我改革与调整,在诸多方面与更多国家取得一致。

        国际大学协会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是:将跨国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目标和功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制定及其实施中。这一定义与第三种理解异曲同工。

        不失民族特色地融入国际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全球化有区别吗?

        陆建非:全球化指商品(包括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愈发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而国际化注重在维护各国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人们通常使用“国际化”,不说“全球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人说,国际化和民族化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两个维度,对此您怎么看?

        陆建非: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整个教育事业呈现两种互为补充的发展趋势,即国际化和民族化。许多发达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强调保持其教育的民族性。不少发展中国家将教育的民族化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同时也十分注意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教育国际化高度关注,并为探求国际化途径与模式做了理论和对策上的努力。

        所谓“大学教育民族化”,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性为基点,以促进大学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对外来文化的导入精心甄别、有意选择、为我改造,使其适应本国土壤,并与本土文化的优良因素互为依存、相互交融,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本国特色、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制度。简而言之,即不失民族特色地融入国际化进程。

        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和现实表明,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一不在对外开放、吸纳异域文化的过程中清醒而努力地开展艰苦细致的民族化工作。这是因为,首先,教育现代化模式注定受具体国情的制约,这一客观规律不可改变,民族化问题不可避免。其次,大学教育民族化是巩固和发展民族成员,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自尊、自主、自信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意识的需要,以凸显归属感,坚守使命感。再次,大学教育民族化是民族成员身心发展受民族特性制约这一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高等教育“某国化”理论上行不通实践上也无效

        《中国社会科学报》: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受到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教育理念的冲击,对此您如何看?

        陆建非: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教育大国。2000多年前的孔子可谓“互动式讲学”的鼻祖,世界上许多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借鉴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教育的本质、时代发展的特征和本国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决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非要完全照搬、面面接轨。“和”是必须的,“不同”是必然的,中华民族的经典思想和精髓智慧不可能被所谓的“欧美化”冲垮,教育的本质、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中国国情决定了高等教育“西方化”或“某国化”在理论上行不通,在实践上也无效,“和而不同”是中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管理国际化:易被忽略的意识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从教育实践层面谈谈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举措?

        陆建非:目前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际化发展的自觉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国际化交流大多停留在学校层面的活动,尚未形成海外校园延伸培养的理念以及给学生提供两种或多元教育文化的体制与机制。其次,国际化方法不多、有效举措较少。这方面主要集中在请专家开讲座和互派交换生上,在互聘导师、合作办学、合作研究等方面比较薄弱。再次,很多学校虽然同境外高校或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开展实质性、高层次的合作为数不多。最后,推进和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专门人才匮乏。

        我认为,不仅要树立正确可行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与意识,而且要探索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还要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这是至关重要也是颇为困难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加强管理国际化的意识和实践,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易被忽略的部分。此外,也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毋容置疑,这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