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师大苏智良教授谈人大“狂生”事件——师生关系要像家人一般去呵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24浏览次数:2113


来源:青年报 2015年9月24日 A05版 青年 整版报道
标题: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师大苏智良教授谈人大“狂生”事件——师生关系要像家人一般去呵护
记者:刘昕璐





苏教授当年无私对贫困学生小梁的帮助让后者感激涕零。在今年教师节,已为人师的小梁撰写《感恩》博文以感谢当年的恩师。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培琦 摄

        这边厢是“年少轻狂”的学生发微信称前辈平庸,那边厢却是一名毕业后也走上教师岗位的新老师在教师节当天发文感念师恩。到底是怎样的人格魅力会令学生自发在网络上传播恩师精神?青年报记者昨天对话这名被学生时刻尊敬着的老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他一直认为,师生也是一种缘分,对于此次“断绝师徒关系”的涉事学生,苏智良教授也有几句心里话。

        恩师暗中资助 学生教师节发文表感恩之情

        “今天是教师节,也算是毕业以后第一次真切感觉到已为人师的责任。回想起过去和现在,概括起来最想说的便是感恩。”今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梁俭惠在自己的QQ空间里更新了一篇日志,题为个《感恩》。

        梁俭惠是上海师范大学2010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去年毕业后在广西一所中学做老师。毕业已经整整一年多,回想起那段大学时光,对于自己人生观起到非常大的影响的几位恩师,对他们充满了敬意。这也是促使梁俭惠动笔写下《感恩》的初衷。

        她笔下的第一位恩师就是苏智良。教师节前,梁俭惠从微信中见到恩师苏智良教授入选201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这又让她想起了大学四年恩师的种种帮助和关怀,“在陌生的地方竟然可以获得如亲人般的关怀,每每想起,不胜感激涕零。”

        据梁俭惠当年的辅导员徐渊介绍说,苏智良每年都会在新生中资助一名贫困生,那一年,选中的正式梁俭惠。梁俭惠回忆,第一次去拜见恩师,恩师知道那时候我家里面困难,在回学校的时候硬是把一张充值好了的交通卡塞给她,说是他自己用不着。“后来,我上公交刷卡时看到里面的数额让我瞬间掉下泪来,如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交通卡,始终不敢忘怀。”

        记得在大一下学期,苏智良知梁俭惠还未曾买电脑,便把他的工作笔记本重装系统后让她先用着。“刚上大一那时候,家里面的确是很困难的,恩师那时候便开始每个月给予我生活费上的资助,一直到大学毕业,每当想起这份恩情,我就觉得非常的沉甸和感激,一直铭记在心,等有朝一日自己有条件了定会予以回报。”梁俭惠将那一份感恩心情尽落笔端。

        传播恩师精神 陌生学生感动之余纷纷投票

        她至今回想起,当时作为一个并不熟悉的学生,恩师也能够做到如此的关心和帮助,觉得用“大爱”来形容恩师都是非常恰当的。“他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一丝不苟,而且在对待关心学生方面更是让我充满了敬意和感恩。那样慈祥亲切,那样平易近人,完全没有贫富差距、外省与本地的区别对待,苏老师就是为人师的榜样。”

        梁俭惠后来不禁跟自己的学生谈起苏老师是一位如此让人充满敬意的老师时,许多学生竟主动问及投票的微信公共号,准备给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投上一票。这在梁俭惠看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恩师研究课题和传播恩师精神,或许就是她回报恩师恩情的一个方式。

        “后来看新闻,得知恩师已经成功评选上了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如今我虽然教学上还有待努力,但受恩师的影响,我也会尽可能关心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位学生。”事后,苏智良得知后特别欣慰和感动,他对梁俭惠说:“你有这样的感悟,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更出色的人民教师。”

        楷模精神还在继续 遭遇车祸仍坚持来上课

        在许多师生眼中,从教30年来,苏智良不仅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一位关心学生成长、倾囊相助的“父亲”。

        在学校里,选他课的学生永远是最多的,翘他课的学生永远是最少的。尽管上课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在每一学期开学前,苏智良总会花上大量的时间给课程课件进行一次更新,他说要把最新的研究动态讲给学生听,不能让自己也“过时”了。为了能够更好地给本科生上课,他组建了一支教学团队,其中有教授,也有在读的研究生,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带着研究生,以“90后”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给他们上课。

        即使遭遇车祸导致腿脚不便的那阵,苏智良还坚持奔赴奉贤校区,坚守在三尺讲台。在学校里,他对家庭困难且心理波动大的学生总是倍加呵护,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有一年,他资助并夫妻俩结对关心的一位女学生,临毕业前因学业、家庭以及心理等原因一时想不开欲跳楼轻生,在大家劝解无效一筹莫展之际,苏智良夫妇闻讯火速赶到现场。学生见到恩师,激动的情绪渐渐平息,一番安抚劝解,迅速化解了危机,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学生购房首付不够 苏老师立马提供“无息贷款”

        苏智良的学生姚霏刚评上副教授,可今年5月年纪轻轻的她被查出患重病。老师痛心之余,一直为她奔波,联系最好的医生为她做手术,让她安心治病。

        “他不仅把我们当成是学术上的传承者,更像家人一样呵护我们。他私底下对学生有多好,可能你们都想象不到!”姚霏说起一个故事,每年在学生毕业聚会上,苏老师都会询问大家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有一次,听一位同学说在上海买不起房,苏老师借给他十万元作首付,他还叮嘱学生别着急还钱。

        这样的学生绝非个案。从2008年开始,苏智良至今已先后为20个自己的学生和青年教师提供“无息贷款”,为他们在上海置业时的首付添把力。苏智良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生也是一种缘分,年轻人留在上海打拼不容易,我总想尽力帮助他们站稳脚跟。”至于为何以“无息” 的方式,苏智良认为互相交心很重要也很珍贵。

        在苏智良的学生中,至少有八成的人工作都是由他推荐的,甚至其他老师的学生,也跑来请他帮忙。另外,从第一位研究生开始,每年的中秋节,苏智良都会邀请学生到自己家里聚会,多年来,这个传统一直保持着。

        苏智良眼中的人大教授欲与“狂生”断关系事件

        观点1

        若自视甚高到处树敌,将来到哪儿都会“举步艰难”

        对于连日来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公开信宣布与一位新招的学生断绝师生关系”一事,苏智良认为,作为老师,首要的是“为人师表”,同时要有“有教无类”的意识与胸怀,优秀的学生固然给老师“长脸”,对于另类出格的学生,更要学会如何创造宽松氛围,因势利导帮助其成长。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更需要导师为其点亮一盏引路灯。不过,对于那位学生,苏智良更愿意通过分享一个曾经发生在学院里的故事,来给学生说几句真心话。

        多年以前,上师大人文学院有一位青年教师,与郝相赫有某些相似之处,那就是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孤芳自赏。一直以来,这位青年教师都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他眼里,他真心佩服的只有一位大师级人物以及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工作以后,正是这样的心态和性格,一直没能有太快的长进和突出表现。后来,他去了其他的几所院校,却也因为自信心过于膨胀并没能有太多建树,同时又因为人际关系相处不好,最终落得想回到母校“求收留”。因为投票的关系,他最终也并没能如愿。

        观点2

        学问是永无止境的,教了30年书感觉只是增了半滴水

        苏智良想以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事例,劝谏像郝相赫这样性格张扬、有时有口无遮拦的年轻学子,为学治学,首要的还是虚怀若谷。“学问是永无止境的,我教了30年书,出了几十本书,但仍然时常感觉如果是在知识长河中有多么大的贡献,那自己顶多是增加了半滴水。”

        苏智良说,自己所带的硕士生博士生中,虽然才情不一,但学生们认真努力的态度大多不错,即使偶有一些偏差的,经过沟通引导,都可以冰释前嫌。“对于那样的学生而言,这就是成长。”苏志良说道。

        另外,他十分看重“教学相长”,他也十分赞同学生们能勇于提出不一样的学术观点,只有在学习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进步,学术才有所创新。

        法学学者吴法天的观点亦颇有意味:真正有才的人,有大智慧的人,总会掩藏自己的锋芒。因为他知道只有更好地保护自己,才会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过早地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中国社会有很多潜规则,你可以无视它们,但只有碰得头破血流时你才会承认,有些潜规则并没有什么坏处,它教给你更多的生活哲学。比校园更大的课堂,是社会。社会让你成长。

        [互动]

        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青年人开放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师生关系都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呢?对于人大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恩怨,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在你身上有关于师生关系的故事吗?请你通过新浪微博@青年报、邮箱qnbyw@163.com发给我们,我们会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与故事予以采访。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5-09/24/content_26931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