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上海师大青年教师团队发现昆虫新物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0-28浏览次数:1890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2015年10月28日
标题:上海师大青年教师团队发现昆虫新物种
记者:周凯
转载:新浪新闻




        中青在线上海10月2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周凯)今天,上海师范大学宣布,该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室的青年教师殷子为博士等发现了第三种缺翅目昆虫物种——“海南缺翅虫”。

        近日,殷子为博士等在国际动物分类学著名期刊《Zootaxa》发表了一篇题为“New and little known species of Zorotypus Silvestri (Zoraptera: Zorotypidae) from China”的学术论文,报道了我国大陆发现的第三种缺翅目昆虫物种——“海南缺翅虫”。该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缺翅虫是一类稀有的原始昆虫,属于孑遗类群,被称为昆虫纲中的“活化石”。缺翅虫直到20世纪才被发现报道,迄今全球仅记载1属39种,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直到1974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黄复生研究员在西藏察隅地区科考中发现了我国的第一种缺翅虫,定名为“中华缺翅虫”。1976年,黄复生研究员又在西藏墨脱发现了我国的第二种缺翅虫——“墨脱缺翅虫”。缺翅虫在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发现,催生了一些著名生物地理理论的诞生或发展,诸如“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冰期古生物种的避难所”乃至大陆漂移理论等。已知的这两种缺翅虫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次由上海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室的人员发现的海南缺翅虫是继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大陆发现的第三种缺翅虫,该新种的发现为探讨缺翅虫的演化历史和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昆虫学研究室在李利珍教授的带领下,长期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多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从全国各地采集了20余万号昆虫标本,发现并报道了昆虫新物种540余种,新属19属,发表SCI论文14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13部,译著6部,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该研究室在2014年被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授予上海市“教育先锋号”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室的几位年轻教师,他们不仅是在昆虫学界非常活跃的知名“昆虫迷”,而且专业水平过硬,如汤亮博士在突眼隐翅虫亚科和出尾蕈甲亚科领域、胡佳耀博士在毒隐翅虫亚科领域、殷子为博士在蚁甲亚科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分别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发表了大量的新种和SCI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赞扬。一些国外期刊和专著常在封面上采用他们发表的新种图片。研究室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来自全国各地的昆虫爱好者及同行专家不时汇聚在上海师大,共同探索昆虫的奥秘,体验昆虫世界带来的乐趣。近年来,研究室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昆虫爱好者前来报考研究生。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许多研究生在学期间能发表多篇SCI论文,如2010级的彭中同学,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9篇,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此外,利用昆虫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也是该研究室的一个特色。李利珍教授担任全国和上海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以及上海市的“明日科技之星”等赛事的评委,团队成员每年都要承担全国 “生物奥赛”上海市代表队的昆虫学知识培训工作以及上海市每年都举办的数百名青少年参加的“Bioblitz”活动的辅导工作,还为上海海关鉴定被截获的昆虫标本。另外,居民家里有了蟑螂、螨虫,阳台养植的花草生了害虫,地板被白蚁蛀了,经常会打电话或亲自到研究室来咨询害虫防治的办法,研究室的师生都会耐心地一一给予解答。

链接地址: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5-10/28/content_11757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