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爱尔兰当代戏剧学术沙龙在上海举行——纪念布莱恩▪弗里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15浏览次数:2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11月15日
标题:爱尔兰当代戏剧学术沙龙在上海举行——纪念布莱恩▪弗里尔
记者:段丹洁 查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爱尔兰文学工作坊举办爱尔兰当代戏剧学术沙龙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 查建国)11月12日,上海师范大学爱尔兰文学工作坊在沪举办爱尔兰当代戏剧学术沙龙,纪念北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布莱恩·弗里尔。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爱尔兰文学工作坊负责人蒲度戎表示,被誉为“爱尔兰的契诃夫”的布莱恩·弗里尔(Brian Friel),是当代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之一,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作家。在世界上很有名望的布莱恩·弗里尔,大陆地区却对他知之甚少,学术研究也寥寥无几。此次沙龙是为了纪念和宣传这位在爱尔兰的传统与现代、在爱尔兰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冲撞中保持思考的睿智的戏剧大师。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李成坚以弗里尔的剧本《卢娜莎之舞》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认同问题,她认为“认同”是弗里尔戏剧的核心主题和文化政治诗学。“离家、捍卫盖尔语、卢娜莎节日庆典都与爱尔兰文化认同关联,历史真实(历史叙述、历史构建)、历史创伤都通过记忆的形式关涉认同问题。”她说,“在其创作的剧本里如《费城,我来了》、《自由之城》、《翻译》、《创造历史》等也充分体现了这个认同主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副教授陈丽同样谈到了弗里尔的身份认同问题,弗里尔剧本人物的双重自我的特征正是爱尔兰戏剧传统的一种体现,即让两个势均力敌的男主角同台竞技,文艺复兴剧作家约翰·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也曾经使用过类似的写作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全球主义和世界主义,同济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孙琦发现弗里尔的《翻译》不是历史剧,也无关乎殖民主题或民族主义,而是一曲世界主义的颂歌,隐藏着“理解”“包容”“共生”的内涵。她从世界主义语境下多文化的邂逅、抹杀“他者”文化——冲突的根源以及“理解”“包容”“共生”是世界主义戏剧悲壮颂歌这三个方面阐释《翻译》中的世界主义,她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表现“夹在古老的爱尔兰和新兴的英格兰两个世界之间”爱尔兰人的选择困境,也不仅仅是关于爱尔兰人“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那种必须接受不可避免的思想和精神变化的痛苦和压抑心情”,而是关于古老的、崭新的、原生态的、外来的文明如何找到相互沟通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共生平台。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庆勋重点谈到了弗里尔的文学遗产,他认为,弗里尔的最大贡献就是描绘了Ballybeg这样一个虚构的爱尔兰西部乡村,这个地名是他很多作品人物生活与故事发生的地方,就像哈代笔下的威塞克斯(Wessex)一样栩栩如生和让人难忘。


   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的向丁丁老师就弗里尔剧本进行专门研究。通过对《卢娜莎之舞》等几个剧本的分析,谈了弗里尔剧本的叙事问题。她认为弗里尔对爱尔兰口头文学传统中的民族主义神话提出了质疑。同时,弗里尔笔下的爱尔兰性是一个变化着的概念,已经不是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叶芝、辛格等笔下的那种固定套式。由此观点出发,她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弗里尔的代表作《翻译》并不是对本土语言和文化逐渐丧失的无奈和惋惜,而是主动摒弃不合时宜的文化传统的自我选择。



链接地址:http://ex.cssn.cn/gd/gd_rwhd/gd_zxjl_1650/201611/t20161115_3277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