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大学生:不希望朋友圈从“舞台”变成“审判场” 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发布原创动态频率不超过每周5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2-21浏览次数:210


来源:青年报 2017年2月21日 A05版 青年
标题:大学生:不希望朋友圈从“舞台”变成“审判场”——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发布原创动态频率不超过每周5次
记者:刘昕璐
转载:东方网 新华网 网易新闻网等



        本报讯 寒假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6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关于大学生使用朋友圈等空间的依赖性及其心理分析”调研。

        “在朋友圈、QQ空间等网络平台上,我们被大家发布的新年期待和年终总结等动态刷屏。此外,抢红包,编辑消息给列表好友逐一发送新年祝福,手里拿着手机坐在电视机前‘顺便’看春晚,我们仿佛在朋友圈里过年……”学生们在调查报告中写道。然而,如果认为大学生的春节天天都沉浸在发朋友圈,那也是误解。

        他们的此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80.48%的人发布的原创动态频率不超过每周5次,而其中48.01%的人为0-1次。原创动态与转载动态不同,原创动态与自身生活相关程度更高,更能反应大学生对朋友圈等空间的依赖性。因此可见,大学生对朋友圈等空间的依赖程度是较为合理的。

        那为何大家会产生大学生极其依赖朋友圈等平台的错觉呢?据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发布的动态内容多涉及情感表达且与生活相关度极高,如年终总结、新年期待等。并且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我们使用的社交软件也很多元化。据统计,朋友圈和QQ空间的使用频率最高,有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在同时使用两者,在其上发布的动态有同有异。可见虽然这些平台并非不可或缺,但是其已经成为大部分大学生生活中表达情感的重要窗口。

        调查分析,近半数的被调查者会通过被点赞获得心理满足,但同时,又有约七成的被调查者会对动态设置权限,这说明大学生在表达情绪和保护隐私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心理,在希望能得到他人认可的同时又害怕被他人了解。

        学生们表示,既希望有一个能自由表达情感、实现亲友互动的朋友圈,又希望能有一个适当保持沉默和保护隐私的朋友圈。对情感表达的高需求,也让我们更期待看到充满端正三观、多样观点和紧密联系的朋友圈。

        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建议,更要有平衡好网络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能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相处,做到真正充实生活,而不是有一个多彩的“朋友圈”。其次,放下外界对“依赖性”的错误评价,放下舆论压力。关注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当发布动态并无可诟病之处。再者,形成积极的情绪,端正的三观。做到文明,守法,乐观,适度。同时,不要过度依赖网络交流,抓住机会,多陪伴身边人,增进面对面交流。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7-02/21/content_18980.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