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院士为生科院科学家精神青春讲习团授旗并作科学人生讲座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4-18浏览次数:14


4月17日下午,在“科学·人生”系列讲座五周年之际,生命科学学院成立“科学家精神青春讲习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应邀为讲习团授旗,并作题为“把‘冷门’焐热,让‘热门’升华——我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的主题报告。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黄继荣教授主持讲座,学院近三百名师生参加活动。

讲座从“冷门”——邓子新院士及其团队从零到一,即DNA硫修饰的科学发现讲起。邓子新院士回顾了研究过程中“冷门”发“热”瞬间的反响、激动与惊喜,及其背后20多年的挫折与坎坷,告诉大家,科学创新之路要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不值一提的现象进行不同寻常的观察,并对观察的平常现象进行超常解读,同时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如何让“热门”升华?邓子新教授以井岗霉素、南昌霉素、杀念菌素三种抗生素的研究为例,告诉大家要“求延伸、找盲点、挖瑕疵”,因为“科学是座没有顶的山,所以永远无法爬到山峰。”在“热门”淘金时,同样需要批判质疑和潜心研究的精神,以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回味科学冷暖,感恩社会认同;呼唤健康导向,营造创新氛围”,邓子新院士用这24个字对自己的“科学人生”进行总结,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要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奋进,培养批判思维,敢于探索难题,以适应当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在互动环节,邓子新院士针对同学们关于专业选择、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的问题,给予了深刻而富有智慧的回答。他表示,“冷门”苦中有乐,“热门”乐中有苦,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热爱、坚持与对创新的热情。当下大学生不要贪图“热门”的头衔,要学会看问题的本质,不能随波逐流评定好与坏,而要干一行爱一行,总有一天,“冷门”可以捂热,“热门”可以升华。而对于“冷门”艰苦的环境,他认为,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让环境磨炼自身,有时候痛苦也是一笔财富,从事科研要不畏艰险,永远保持热爱与追求。

   

讲座现场,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家精神青春讲习团”成立,邓子新院士为讲习团首批成员授旗。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月恒介绍了讲习团成立背景。她表示,学院始终将科研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精心打造“科学·人生”系列讲座,自2019年4月首讲至今,先后邀请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欧洲科学院院士在内的30位学术大咖,与6000多人次的生科学子谈学术、聊人生、话成长。立足“科学·人生”五年积淀,学院推动成立“科学家精神青春讲习团”,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汲取了科学家精神力量的学生从“听众”变身“讲师”,凝练讲座主讲嘉宾和学院优秀教师们的成长经历和精神品质,讲好身边故事、传承榜样力量,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在全院掀起“科学家精神我来讲”的热潮。此外,也会做好课程设计、打磨和输出,推动科学家精神宣讲走入寒暑假爱心学校,助力提升学校三十周年爱心学校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讲习团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供稿、摄影: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