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上海师大分会举行第四次读书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10-26浏览次数:182


10月24日下午,欧美同学会上海师大分会举行了第四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黑白琴键讲述中国故事—我与钢琴艺术”。读书会由分会副会长李平教授主持,演讲人是上海师大音乐学院教师、留美钢琴博士朱昊冰老师。来自各个学院喜爱音乐的学长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读书会。

朱昊冰的演讲包括三个方面:钢琴艺术的前世今生、我与钢琴艺术的因缘、我对钢琴艺术的感悟。朱昊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钢琴的起源,她通过一段视频,形象地再现了由拨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到现代钢琴的演变与进化过程。随后,朱昊冰老师以时代为主线,分析了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各个历史阶段及艺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她介绍了西方音乐进入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宗师萧友梅先生,提出“民族化的新音乐”口号的黄自先生,创作了我国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贺绿汀先生等。朱昊冰指出:这些先驱都致力于改革和振兴中国民族音乐,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和情感。如在谈到抗战时期的音乐时,朱昊冰老师特别举出了改编自合唱作品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首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钢琴作品不仅充满了激情,而且具有高难度技巧。她说:虽然钢琴进入中国是比较晚的,但我们在钢琴艺术上取得的发展和进步是惊人的。

朱昊冰老师特别提到了自己的恩师:上海音乐学院前副院长、中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钢琴家王建中先生。王建中先生从民歌、评弹曲改编而成的一系列钢琴曲,以及根据《红楼梦》意境原创的《读红偶感》等,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朱昊冰老师现场演奏了多首王建中先生的代表作。她的演奏气势磅礴、摇曳多姿、美轮美奂,获得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

演奏结束之后,朱昊冰老师回顾了自己与钢琴的因缘。从13岁开始科班学习,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最感谢的是自己一路以来遇到的几位“人生导师”。在美国读硕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内心真正听到了音乐的灵魂。攻读博士期间,不仅认识到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深刻联系,而且逐渐树立起自己的艺术特色:继承和发扬王建中老师艺术探索的方向,用“以西释中”的方式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毕业的时候,朱昊冰老师因此而获得了大学的“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

朱昊冰向每位与会者赠送了自己演奏王建中老师钢琴作品集的CD,并向大家推荐了《如何懂音乐》和《何为懂音乐》两本音乐入门书。


(供稿、摄影:欧美同学会上海师大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