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思考研究课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1-02浏览次数:6146



  宋莉华博士,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学者,上海市第十五届曙光学者。主要从事近代中国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上海市哲社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获上海市社科奖1项。

求学经历:感念恩师 游学四方

  20世纪90年代,当时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出现扩招,报考博士生的难度还很大,录取概率比较低。即将硕士毕业的宋莉华,陷入了“工作还是考博”的两难境地。“当时对自己并没有信心,一度想放弃考博,但是孙逊先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博士生考试。”宋老师所说的孙逊先生正是她后来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她始终感念在心的恩师。1997年,宋老师以专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孙逊教授的博士生,主修中国古代文学,从此开始了她全新的学术生涯。

  读博期间,宋老师就已经在权威学术期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上发表学术论文。给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撰写的第一本书,一本关于《封神演义》的文学普及读物,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宋老师说,原本出版社是约请她的导师写这本书的,但孙先生工作太忙,也看好她的研究和写作能力,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经过一番努力,书写出来了,导师过目时对其中的内容几乎没做什么改动,并很快得以顺利出版。经过这一次锻炼,她感到导师对自己的能力充分肯定,信心倍增。言谈之间,宋老师对导师的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宋老师说,正是在孙逊先生的引领下,她从对学术只有模糊的认识到明白了做学问是怎么回事,同时在文献研究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她今后的治学之路奠定了根基。

  2000年博士毕业后,宋老师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她深受熏陶。出站后,又负笈远游,到世界著名的学府英国牛津大学访学。正是在那里,宋老师在第一时间阅读了哈佛大学韩南教授的文章《十九世纪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这篇论文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也促使她的研究发生转向。宋老师说,看完这篇论文后,她深刻地感受到传教士汉文小说是一个陌生但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学术领域,国内和国际学界鲜有人触及,几乎可以说是学术研究的空白。而牛津大学所收藏的传教士汉文小说数量最多,这为她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于是宋老师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凭借这批珍贵的文献资料以及敏锐的学术眼光,她在短短几年内就站在了学术研究的前沿。

教学经验:引导讨论 双语教学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宋老师潜心育人。执教之初,为了掌握更有效、更纯熟的教学技巧,她经常会去旁听孙逊、詹丹等学院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琢磨他们的教学方法,虚心请教上课的方式。几年下来,宋老师获得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心得是,课一定要具有可听性,学生才会喜欢。宋老师的教学既面向研究生,也面向本科生。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学生,宋老师都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

  宋老师告诉记者,在英国访学期间,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国外的上课形式。在牛津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热烈参与讨论,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即使老师正在讲课,学生也可以随时打断,进行提问并引发讨论。相比之下,国内的课堂讨论更象是老师主持下的依次汇报,缺乏观点的交锋,很难针对一个话题展开有效讨论。因此,这也成了宋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和努力改善的问题,她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03年宋老师回到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工作,2007年,她被学校聘为教授。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她尝试引入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思考和回应,以此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宋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双语教学是她的一大特色。她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发挥在外语方面的特长,开设了“海外汉学原著导读”的课程,将海外汉学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成果传递给学生。这门课程通过对海外汉学研究状况的历史轨迹的勾勒,使学生对海外汉学史有总体的了解;同时,又通过细读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原著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为配合双语教学的需要,宋老师编纂了《当代欧美汉学要著研读》,日前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这门双语课也作为“中文专业双语双文化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的一部分,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宋老师补充说,目前双语课程的教学还在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之中,她希望做到精益求精,多向孙景尧教授等国家级名师请教,争取这门课程最终能够跨入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行列。

科研成果:唤起学界关注,推进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

  在科研方面,宋老师所获得的成果令人瞩目。她说,上师大是她学术成长的摇篮。早在上海师大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就开始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宋老师向我们回忆了2000年她在《文学遗产》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的经历,其间她三易其稿,相当不容易。当她第一次把这篇论文寄给国内古代文学研究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文学遗产》时,由于选题新颖,马上受到了编辑的重视。但编辑对她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这篇论文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即以后凡是讨论古代小说插图方面的论题都必须参考这篇文章。这对于一名在读的博士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宋老师没有因此畏缩不前,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精心打磨,反复修改,最终获得首肯。这篇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国内学者以及日本、法国学者引用,至今仍是有关小说插图研究的基本参考文献。

  经过多年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深入探索,宋老师取得了丰硕成果。她独立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就有5项。2008年,宋老师从事的“19世纪西人所著白话小说研究”课题获得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的资助,被确定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成为当年人文学科11位获资助者之一。今年,宋老师承担的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近代西方人所著汉文小说研究”顺利结题,通过了市社科规划办的验收,并获得良好等级。该项研究的最终成果是35万字的专著《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

  《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以传教士所著汉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该书从文学角度对西方来华传教士的汉文著作进行研究,重在探索传教士汉文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其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的影响。该书部分章节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19世纪传教士小说的文化解读》、《第一部传教士中文小说的流传与影响———米伶<张远两友相论>论略》、《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等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学术月刊》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后,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同时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文贝网等专业研究网站也相继刊登,前文还获得了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宋老师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专家们对宋老师在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及产生的学术影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对传教士汉文小说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所以宋老师可以说是国内在这一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

  谈起未来的研究计划,宋老师说,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是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的延续,她希望唤起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她提到,目前对传教士诗文的研究仍处于空白,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个研究行列,深入研究传教士文学。

寄语学生:跨越学科、开阔视野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宋老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所取得的成功无疑对今天学生的成才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为此,记者请宋老师谈谈对学生的寄语。宋老师沉吟片刻后,概括性地提出了两点基本要求,即跨学科学习,开阔视野;持之以恒,厚积薄发。

  在牛津大学访学一年以后,宋老师越发觉得开阔学术视野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她希望上海师大的学生具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要立足师大、放眼世界、开阔视野。她说,随着网络、咨询的发达,像清华、北大这类名校的学生以前在学术资料上占有的优势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了,资源的数字化给学生的资料收集和学术研究带来了便利。我们普通高校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缩短与一流大学学生的差距。

  除了资源利用之外,宋老师还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讲述自己从古代文学研究转到传教士文学研究方面的探索和转变,勉励学生要开阔学术视野,采用跨学科的交叉性的研究方法。在谈到自己读博期间参与导师研究课题的经历时,宋老师说,她并不觉得委屈,也没有对此抱怨或发牢骚,因为从中她收获了许多知识,积累了经验。她说,现在的社会较之以前显得浮躁,许多研究生帮助导师做一点工作就会抱怨被当作廉价劳动力给导师打工等等,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机会。宋老师希望大学生们能摒除浮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假以时日,必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有了深厚的积累,做起学问来才有底气。

采访手记

  宋老师着装淡雅,言谈举止谦逊平和。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既要兼顾家庭又要潜心学术,宋老师直言有很大的压力。但每当谈及学术方面的话题,她总是精神一振,滔滔不绝,眼里散发的是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对研究前景的信心。采访过程中,她多次呼吁国内外学者重视对传教士汉文小说的研究,其对于学术研究的热忱显而易见。

  “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思考研究课题。”这些年来,宋老师从未放慢自己科研的步伐,在这个旁人看来有些陌生的领域孜孜以求。“了解我的人都说我太辛苦了,没有休息的时间。”对于这样的担心,宋老师只是付之一笑。看得出来,学术对于她已经成了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