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陆建非发表在《文汇报》的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2-25浏览次数:537


        核心观点

        这几年上海投入巨资,极大改善了公共设施的条件,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便捷度明显提升。倘若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更“规矩”一点,更少一些无约束的“自我”,从严治理各类乱象,充分体现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那城市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空间语言在潜移默化中“习得”

        谈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这一概念。上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马奇和美国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分别在《私人和公共空间》和《人的条件》著述中将其作为特定专用词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城市空间出现了深刻而快速的重构:一方面,由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中产阶层居住“郊区化”,城市呈现前所未有的空间膨胀和离散化趋势;另一方面,庞大的城市人口外迁以及不同阶层空间隔离的加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分化和城市中心区域的衰败。在此背

        景下,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市政机构及相关学科探讨城市问题乃至构筑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平台。60年代初,这一概念逐渐渗入城市规划及设计学领域。70年代,“公共空间”被普遍接受并成为学术界探讨的对象。

        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出版,引起世界关注。他提出“空间行为学”(proxemics)的概念,定义为:“关于人们如何无意识地构造微观空间的研究,包括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所保持的距离、房屋建筑的空间组织以至城镇的布局设计等。”“空间会说话”(Space speaks)的理念深刻影响着西方城市文明建设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建设。人们的空间关系和领地要求在不同文化中有其特有的规矩和程序,空间语言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它影响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左右他们的判断,决定他们的行为方式;反过来,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空间语言,传递关于空间语言的某种信息。空间语言未必借助有意识的“学习”而获得,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不知

        不觉地“习得”。因此,家庭、族群和社区的作用不容小觑。

        公共空间具有人员流动性和交互性大的特征。当互不相识、甚至毫无关联的群体活动于某一特定空间时,必然要有规则来管束彼此行为,旨在维持“公共秩序”。所谓的规则,即“行为规范”,在现实公共空间中,一种是显性的,如法律、条规、制度等,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另一种则是隐性的,被人们默默遵守,俗称“心灵契约”,如女士优先、行车礼让行人。

        基于此,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承载和支持市民社会生活和活动的均衡共享空间,对享用者的权益有保障作用,对享用者的行为也有规约作用。它不仅仅局限于城市规划设计学所界定的建筑物之间的外部空间,还包括诸如商厦、影剧院、医院、办公楼、办公室、公园直至公交、地铁、高铁、航空器、候车室、停车场、电梯等有公共行为发生的内部空间。城市生活的有序性和适宜性与市民在公共空间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提高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便捷度

        市民在公共空间所展示的文明素养,是城市形象的窗口。许多不文明行为会给城市形象抹黑,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交通工具内抢座或进食、公共场所吸烟、乱闯红灯、抢占紧急通道、乱搭建、随意张贴小广告、广场舞过于喧闹等等。这几年上海投入巨资,极大改善了公共设施的条件,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便捷度明显提升。倘若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更“规矩”一点,更少一些无约束的“自我”,从严治理各类乱象,充分体现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那城市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当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明水平需要综合治理:

        ——需要对市民进行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道德、公益活动等方面制定具体指标体系,定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行为和文明水平实施考评,即时监管,及时整改。

       ——提升市民的“公共空间意识”。在考驾驶证、办房产证、入职入校教育、成人仪式、节事宣传等公共活动环节中强

        化此类教育,增设培训课程。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

       ——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遵循“典雅、得体、人性”的原则,提升愉悦感与亲和力。配置足量均衡的公厕、垃圾箱、哺乳室、儿童专区/专座、候车亭/室、自行车棚、残障设施等,在具象设计、制造工艺、材料、形状、色彩等方面体现水准和品位。

        ——强化公共信息承载职能,提升城市环境亲和力与吸引力。在气象预报时增加各类涉及生活、生产的相关信息,如紫外线指数、出行指数、洗晒指数、水质水文状况、污染指数等,为人们提供便捷可靠、趋利避害的参考信息。

        ——大力整治流动摊位,美化报亭、书摊、休息服务区等。精致、足量、均衡的小微公共服务布点不仅支撑和辅助快捷便利的城市生活,而且能大幅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使其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加大对公共空间行为学及管理科学的研究投入。尤其要对动态、静态、高峰态的人群密度以及人群密度的计算方式、密度的风险级别、高峰限流措施等进行考量和研究,对标国际参数与范例,推进科技管理方法,如用红外线、手机热点等实时监测现场人数人流状况,以“大喇叭大广播”+微信微博即时提示风险。

《文汇报》201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