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脱贫的内部驱动力——何云峰发表在《学习时报》的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8-26浏览次数:593


        近年来,笔者到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调研,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些人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有些人缺乏脱贫的意愿和志向。这样的现状,对于实现精准脱贫是很不利的。必须下更大的功夫,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内部驱动力。

  大力解放思想破除旧观念束缚,从“无法”脱贫转向“想法”脱贫。在以往的粗犷型扶贫模式下,有的贫困地区人们长期以来思想上形成了“等、靠、要”的定势,甚至极少数人心理上依赖扶贫,经济上等着扶贫,文化氛围上索要扶贫。有的常常以“无法”脱贫为借口,期待继续“保持”贫困帽子。这样的思想观念和脱贫态度,是精准型扶贫方式的巨大障碍。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地区人们的脑筋开动起来。也就是要首先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种很高的要求,不仅仅是要让贫困地区人们愿意脱贫,想脱贫,而且还要充分调动群众的智慧,让贫困地区人们主动开拓脱贫的办法和渠道,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脱贫。

  重视良好基础治理的激励作用,从“羡慕”脱贫转向“感受”脱贫。笔者发现,几乎所有贫困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良好的基础性治理。所谓基础治理,就是跟民生直接相关的治理,例如道路交通设施等基础建设水平及其管理、公共卫生条件及其治理、教育优先发展程度及其治理等等。再穷也要把生活的基本治理抓好,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良好的道路交通,超前的教育设施等。这样的基础治理不一定要多么高大上、多么高科技和发达,但建设好管理好,往往非常有激励作用,人自然而然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

  切实消除各种脱贫对抗性因素,从“短暂”脱贫转向“长期”脱贫。在脱贫过程中,某些因素是不利于甚至阻碍或反对脱贫的人为因素,笔者称之为脱贫对抗性因素。例如,懒惰、赌博、迷信、排场、虚荣等等就是典型的脱贫对抗性因素。这些对抗因素跟天然的资源匮乏、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灾害灾难等不同,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可以通过个体的生活态度和努力加以克服。而资源匮乏、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虽然也是脱贫的巨大障碍,但往往是超出个人能力的因素,需要社会整体予以一致努力,共同联合,才能克服。在脱贫过程中,应该将脱贫对抗性因素与天然障碍因素加以区分、归类,一揽子加以治理。

  实行优先脱贫并兼顾均衡脱贫,从“少数”脱贫转向“大众”脱贫。精准脱贫需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实行一户一策,对有条件的扶贫对象,要引导其优先脱贫,然后再进一步走向大众脱贫。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会出现少数人脱贫大部分人继续赤贫的状况。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脱贫能力不同、脱贫意愿不同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等多种因素的。我们最容易把扶贫当作要完成的任务加以看待,以为能帮助脱贫一个算一个。其实,这样的优先帮扶,并不是最佳的帮扶路径。因为有能力优先脱贫的,往往是脱贫难度小的。如果我们反过来做脱贫工作,从脱贫能力最差的给予帮扶,则极有可能会产生很好的“倒逼效应”,迫使有能力优先脱贫的人群形成内部驱动力。当最没有能力脱贫的人群摆脱了贫困的时候,那些有能力脱贫的人们就自然会自我加压、自我努力了。所以,笔者以为,从最差的做起,让有限的扶贫资源用在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身上去,尽管难度最大,却最容易摆脱少数脱贫模式,走向大众脱贫的均衡化发展结果。

  充分发挥先行脱贫的示范效应,从“逼我”脱贫转向“学习”脱贫。当前,在精准扶贫的思想指引下,许多地方和部门正全力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诸多精准要求去有计划地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在具体的脱贫策略上,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从而全面打响脱贫的攻坚战。为此,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然而,实际效果却仍然不能尽如人意。笔者以为,这其中还是有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的问题。在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下,完全形成了向贫困宣战的压倒性舆论态势。有些贫困人群甚至可能因此而以为在“逼我”脱贫。无论走少数脱贫路子还是大众脱贫路子,都会出现先富与后富的差别。先行脱贫尤其是那些脱贫能力差的人群的先行脱贫,会有很好的示范效应。问题是,我们应该在经济上和物质上扶贫的过程中,首先搞思想扶贫。除了要让贫困地区人们思想解放和“开窍”之外,更要宣传各种大众化的脱贫案例,激发人们的脱贫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内心真正向往脱贫,形成脱贫的强烈愿望。要让先行脱贫者具有真正的示范性、可学习性和可模仿性,使成功经验具有可迁移性,才能激发大多数人的内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