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伦理与德育改革”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11-11浏览次数:168



“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新课题和德育改革”高层论坛于11月3日在我校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湖南等高校的三十八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慈善和志愿者服务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论坛中,有学界知名教授对慈善伦理与德育改革展开的前沿性研究,有慈善楷模对慈善的感悟,也有来自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对学校慈善伦理教育工作亲身实践后进行的经验总结。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周中之教授和著名中国慈善史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秋光教授分别主持了上下半场的讨论。

会议上半场的主题是“慈善伦理与德育改革”。与会专家就慈善伦理的渊源与内涵、慈善动因、慈善伦理范式转化、慈善活动、西方慈善教育等内容做了发言。湖南师范大学的周秋光教授详细阐述了中国慈善伦理的渊源与内涵,他指出,慈善伦理的渊源来自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慈善伦理、以“慈悲”为核心的佛家慈善伦理、以“德善”为核心的道家慈善伦理和近代以来的人道精神。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以“爱心、感恩、尊重、责任感、财富观、人道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中国慈善伦理。南通大学先进典型研究中心主任彭怀祖教授认为,当代中国慈善动因是多元的,慈善规范的制订应该考虑行为的效果,要考虑哪些动因是值得提倡的,哪些动因是允许的,哪些动因是必须排斥的。从而使慈善行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指出,企业慈善公益出现的新情况表明商业与慈善的界限日益模糊,需要更深入地反思慈善与功利的关系。在慈善动机上要分类,分层次,在行善中要注重功效。引领和规范慈善必须德法并举。东华大学王银春博士结合自己对“当代中国慈善伦理范式转换”的研究,指出慷慨是一个人在财物、精神、心理、爱等方面的适度行为或德性的结论。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杨德广教授介绍了自己的慈善之路和阳光基金会的创建过程,并提出了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慈善。北京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前执行主任童甯博士做了关于西方慈善教育与研究前沿动态的发言。上海师范大学苏令银副教授阐述了美国社会四个独特的慈善传统:救济、改善、社会改革和公民参与。

会议下半场的主题是“友善与志愿服务”。上海师范大学的石书臣教授从对“友善”概念的解读切入,详细论述了“友善”价值观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友善”,是从道德规范到价值导向(引领)的提升。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姚俭建教授提出志愿服务精准化的理念,并指出要倡导以节约资源为核心的精准志愿服务理念,建立以绩效为衡量标准的精准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公益需求为靶向的精准志愿服务运行机制。上海海洋大学的张祖平教授从实证研究入手,介绍志愿服务统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及其对策。上海五十四中学的党总支书记吴洁和上海西延安中学的科研室副主任郑莹两位领导介绍依托基础型课程、德育课程,开展“孝敬”“慈善”教育的经验。昂立教育集团的王树芳老师基于对国家相关文件和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研究,梳理了当前我国中学慈善伦理教育的课程内容情况,分析了开展慈善伦理教育的实现形式。

周中之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慈善是道德的积累,中国慈善伦理事业的发展将会更好地推动德育的改革。参加会议的不少研究生表示此次会议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听后受益匪浅。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摄影:孙晋超  作者:高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