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10-25浏览次数:976


 

10月22日,来自上海市社联、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澳门大学、法国马赛大学、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解放日报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聚焦新时代为上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所提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共同研讨如何发掘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校长袁雯参加活动并致辞,副校长陈恒主持开幕式。


袁雯指出,聚焦提升“上海文化”品牌内涵,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吃透,弄清楚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研究上海在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发动机作用,对新时代上海文化进行系统性、集成性、综合性的研究,为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精神支撑、智力支持。她表示,学校正在筹建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目标打造本市拥有大型数据库、学术刊物、高端峰会、论坛讲坛、高端智库、信息发布功能的城市文化研究品牌,为“提升文化建设品味,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王为松对“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全面提升“海派文化”的品牌标识度,提升上海文化的全球影响,是当前全面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推动上海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议题,推动上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对标新时代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对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对标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希望专家学者各展所长,高校和各类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已有的学术资源、学科优势和教育教学背景,共同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服务和知识支撑,积极推动海派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反哺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学校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筹)主任苏智良教授主持主旨发言环节,主讲人分别为中国城市研究会会长熊月之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

熊月之在题为《海派文化的名实与时代特点》的主旨演讲中认为,讨论海派文化问题,必然涉及到广与狭、名与实、新与旧等问题,也必然涉及到时代特点问题。他指出,针对新时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点,可以在城市精神与城市特点之外,再强调另外三点,即担当、精细与精致。强调担当意识,意在突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突出先行者、领头羊的角色,努力为国家解决西方在核心技术上“卡脖子”问题,也与近代上海建党精神相呼应,与红色文化相呼应;强调精细,突出上海城市管理之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抗击新冠肺炎成就显著,这些都是精细的表现;强调精致,意在突显上海环境优美,生活有品质,社区有温度,建筑可阅读,宜居、宜业、宜游。

陈思和从海派文化的多元性、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以及海派文化的两种传统等三个维度对海派文化展开解读。在谈到多元性时,他指出,海派文化具有中西杂糅、国际视野以及五湖四海等多元属性。关于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他认为尽管传统上海本土文化的痕迹在海派文化中已日趋消减,但其影响力仍深刻地留存在上海周边的地区。而这种文化构成了勾连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重要一环。他呼吁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应重视对传统上海本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最后,他指出近代上海所形成的生产现代性和消费现代性共同形塑了海派文化的两种传统,一种是市民文化,一种就是工人阶级,对两者的研究不可偏废。

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主持专题发言环节。其中,法国马赛大学东亚系安克强教授、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卢汉超教授、澳门大学王笛教授通过视频发表讲演。

安克强回顾了自己研究上海的缘起和历程,强调将上海视为各文化交融之所在,“海派文化”的名词强调了研究重在其内在实质而非外在表象,要以上海作为研究社会史的基础,但要避免仅仅聚焦某些点的单层次研究。上海研究已经成为了专门的研究领域,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都对这座城市的研究充满热情,这在中国城市研究中也许是独一无二的,筹建中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卢汉超认为,“海派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习惯上只将上海称为“大上海”。上海始终保存着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心态,积极地与海内外商人进行贸易、交往,这在封闭的晚清社会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由于各种原因,“海派文化”曾被贴上各种不甚积极的标记,现在已经到了增强“海派文化”自己的时候了。海外关于上海文化的研究日益兴旺,甚至超过了对纽约、伦敦等西方大城市的研究,有学者认为现在已经可以设置“上海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研究者更有责任和条件将海派文化的研究更推上一层楼。

王笛指出,对于中国的城市研究,上海是重要的参照系。在全国各个城市的研究中,对上海的研究是最深入的,同时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对上海的研究,对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商业化和全球化,提供了许多样本,为我们了解中国、中国城市、中国现当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城市像上海具有如此大的包容性。与此同时,海派文化的复杂性和经济、人口、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多元模式又使得研究难度很大,亟需一个平台统筹各方面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筹备中的新时代海派文化中心将会成为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平台。

在论坛现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荣跃明研究员、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所陈建华教授、解放日报思想周刊兼上观新闻栏目王多主编、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和吴俊范教授分别进行专题发言。

荣跃明指出,海派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后者既是上海文化的概括,也是城市特色的总结,更是跨文化评价和争论中的标尺与纬度。今天对海派文化的研究,应着力于对其内在城市精神与品格的提炼和倡导。深入传承和大力弘扬海派文化中所富含的城市精神,对今天的上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他强调,从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来看,其发展过程涵盖了从器物到制度、从思想到人的行为和习俗各个层面上的许多创新与创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方面要强调海派文化作为历史文化对当下上海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传统资源价值,另一方面要着眼上海地域文化,以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为引领,赋予海派文化以新时代的内涵和生机活力。

李天纲认为“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有传承关系,在同一性之外,还存在着时代差异性。他强调,当下需要重新认识海派文化,重新理解其价值。海派文化的整体性不能割裂,要重视海派文化的特殊性,就有必要深入把握从春秋战国以来海派文化持续繁荣的历史动因,挖掘海派源远流长的“圩田精神”,其中不仅沉淀着江南士人的自觉意识,也张扬着民众的奋斗精神。

陈建华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将海派文化总结为杂交性、流动性、创新性、公共性和景观性等多重向度。对于海派文化的提炼,需要从市民大众的感性体验出发,把握中西文化的复杂影响,理解华洋杂处的权力关系,开拓情感、景观、时尚、女性、文学艺术等不同视野,用新的世界观重新看待世界。

王多认为,海派文化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由此可以理解,上海目光向外,面向世界,却作风内敛,行为规范;理解上海在开放包容中形成包容品性,又在珍视传统中尊重契约法治精神;理解上海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能创新,又守规矩,既开放包容,也难免精致利己。让海派文化融入新时代,我们要深入研究新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新时代为什么需要海派文化,而海派文化又能为新时代贡献怎样的文化与精神力量。

苏智良指出,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孕育于江南文化,形成于中外文化的交融,在上海城市发展中不断演进升华,并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溶合共进。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可以诠释为:国际都市的开放性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自律守信的契约精神、包容务实的处世之道。如今,海派文化已融入城市的肌理、市民的骨髓。上海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其在海纳百川的基础上,一直在追求卓越,因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也与其始终不渝地坚持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密切相关。

吴俊范认为,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及历史学研究者对上海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与之相关的文明资源和文化遗产关注较少,忽略了上海成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海洋因素。她指出,上海其实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遗产,包括唐代以来的海塘、自然海岸线遗存、具有军事海防作用并具有盐业生产功能的无数的古墩台、瞭望台、避潮墩等和贸易海港等。从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讲,上海“海派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海派文化”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流和多视角的拓展。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各抒己见,深入研讨。最后,社科处处长董丽敏教授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希望今后大家能够为新筹建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高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社科处  摄影: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