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楣教授与中国当代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研究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4-18浏览次数:475



日前,教育学院卢家楣教授公布了针对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高校研究生情感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这是卢家楣教授以其领衔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高校青年学生情感质素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为支撑,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目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并首次揭示了当代中国高校青年学生(本专科大学生和硕博研究生)情感素质的真实面貌,人民网、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联合早报、东方教育时报、新闻晨报、上海教育新闻网、澎湃新闻等多家知名媒体对此争相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还分别以“关注大学生情感素质”和“上海师大一课题首次揭示大学生情感素质现状”为题撰写《内参》报中办国办。他本人先后在2000名专家学者参加的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上做特邀报告以及在清华大学、北京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东北师大、陕西师大、西北师大、深圳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和对上海市几千名高校教师的学术报告中介绍研究成果。本刊就此对卢家楣教授的课题作专题报道。

  

研究的缘起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和研究生是我国知识青年的代表,是日益庞大的我国未来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未来世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乃是高校青年学生素质的竞争,而其中情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对个体而言,情感会从两个方面影响个体的发展:一方面,高尚情感(如爱国感、责任感、奉献感、正直感、审美感、自尊感等)本身就是高校青年学生需要培养和发展的育人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情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功能特性(如情感的动力功能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情感的疏导功能等),能对个体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智慧效率和创造性、外部教育的内化和接受性、身心健康和改善等发挥积极或消极作用(情感具有两重性)。因而情感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莘莘学子来说更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情感对社会而言,既可使高校青年学生成为宏观社会结构与文化的承担者、开拓者,也可使其成为挑战者、破坏者,具有不可忽视的双重影响力(Turner(&(Stets,2007)。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刘海洋伤熊、马加爵杀人、张亮虐猫、林森浩投毒等大学生中的恶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青年学生的情感(而非认知)有关。那么我国高校青年学生的情感究竟怎样?尚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事实上,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情感研究甚少,已有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羞耻、愧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研究大多针对某种具体情绪或情感,缺乏整体性;取样范围和样本也相对较小,影响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研究手段缺乏多样性,尤其缺少科学实验。

  为此,一直深耕于情感教学心理学领域的卢家楣教授在完成对青少年情感素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于对社会和学术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决定着手研究该领域,并聚焦高校青年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冀为高校教育正确认识和积极培养学生情感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的过程

卢家楣教授首先突破了传统的情感分类框架,提出了能够反映高校青年学生情感全貌的情感素质概念——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与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发展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心理特征。从高校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了情感素质的结构框架,编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测评工具。在此基础上,组织团队分10个小组分赴全国14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长春、郑州、武汉、西安;兰州、南宁、昆明、海南、西宁、贵阳),克服种种困难,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100所高校的1万多名本专科大学生和51所高校的1万多名硕博研究生进行现场实地调查。根据获得的第一手信息资料,针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具体情感(例如,正直感、宽恕感、人文美感、情绪表达等),又组织多个研究小组再度深入高校进行深度访谈,了解这些发展相对滞后的情感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与此同时,还实施一系列行为层面的现场干预实验、生理层面的ERP、fMRI等脑科学实验,探讨情感素质的影响因素、有关机制和培养途径。从而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测评到实验的多层次、多维度研究,以揭示高校青年学生复杂的情感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成果的获得

经过历时5年的研究,卢家楣教授及其团队对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国内顶级学术刊物《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和《心理科学》以及国外知名刊物上发表数十篇研究报告。研究发现,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具有2层次(本体性层次和操作性层次)6大类(本体性层次上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生活情感以及操作性层次上的情绪智力)33种情感的结构,呈现丰富的情感特点,且总体发展水平尚好。然而情感发展并不平衡,6大类情感中道德情感和生活情感两大类发展水平较高,而人际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和情绪智力等发展相对较低。在33种具体情感中,爱国感、责任感、信用感、自尊感、关爱感、感恩感、理解他人情绪能力等达到较高水平,反映出高校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理解他人、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呈现出大学生情感素质良好方面,但诸如正直感、公益感、宽容感、表达情绪能力等则相对滞后,亟待提高。而这一发现也为我们认识大学生中出现的某些现象的原因提供了线索。例如,调查发现大学生表达自己情感能力很低,而这种能力的缺陷会造成人际和社会互动中情绪适应不良,再加上大学生宽容感也很低,就更容易导致人际冲突。这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高校人际冲突频发乃至酿成恶性事件的重要心理原因。研究也发现,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方面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良好人际关系对学生情感具有全面正向影响,核心价值观、舆论关注、家庭的民主教养方式、自我要求等对学生本体性情感有正向影响,而上网时间则对学生的情绪智力有负向影响。研究还发现,研究生情感素质发展水平、特点与本专科生一致性较高,但部分本体性情感优于本专科生,例如对硕博士研究生和本专科大学生的跨学段比较发现,研究生理智情感大类及其下属的各具体情感都明显高于大学生,而硕博间在探究感和专业感也有显著差异,博士生明显优于硕士生。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国家对高等人才的培养是有效的。对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的深度访谈、实验研究又进一步获得在情感素质的影响机制和培养途径上的重要启示和对策。例如,通过深度访谈发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某些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错位、自我教育的失位等是导致宽恕感滞后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而通过实验研究则进一步实证了宽恕感产生的“三要素模型”、认知重评的机制以及揭示宽恕感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为深入认识宽恕感产生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实的意义

卢家楣教授及其团队这些年来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原创性、开拓性研究具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意义:继“青少年情感素质”之后提出了“大学生情感素质”概念,丰富了情感素质概念的外延;构建了当代中国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特征指标,为高校教育教学建立终极性情感目标体系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研制了符合测量学程序要求、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当代中国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的测评工具,为解决学界存在的情感类测评这一难题做出有益的尝试;研究探索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高级情感(af-fect)而非情绪(emotion)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为高级情感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打开通道。这些研究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9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前不久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解决“培养什么、怎样培养和为谁培养”这三个根本性问题,办好中国特色教育的大背景下,更凸显其突出而鲜明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作用。事实上,卢家楣教授对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的研究不仅与习近平对青年学生提出的育人目标切合,还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操作途经和科学依据,为高校老师思政进课堂、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而这一切也充分展示了卢家楣教授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将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为党和政府把握当代中国高校青年学生情感素质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对策,促进青年学生从情感素质入手带动其整体素质发展,为国家的核心战略利益服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的一腔热忱和执着精神。(璐琰)



>>>>链接

卢家楣,教育学院教授,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士,中国心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和教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及中国心理学会终生成就奖。卢家楣教授开创了情感教学心理学领域,创立了情感教学理论,并在全国范围应用推广,于2018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最近他还被《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收入名人词条。


(选自《上海师大报》2019年3月30日第4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