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进“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改革 获全市课程大赛一、二等奖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11-16浏览次数:361

11月15日,2017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经校内选拔、视频展示,我校选派的金黎琼、高振华两位教师从全市500余位授课教师中脱颖而出,进入当天的决赛。决赛阶段,经现场展示、专家评审,金黎琼凭借《从“一带一路”倡议看中国智慧与中国担当》,高振华老师凭借《南海问题背后的中美博弈》的课程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创造了我校教师参赛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自去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指导协同下和教务处的支持下,在前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律,着眼“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征,紧扣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三大核心要素,在课程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上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创新活力。

强化队伍建设:学校从一线辅导员中遴选一批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教学能力强的辅导员骨干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专职讲师,同时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商学院、哲学与法政学院等学院知名教授、专家作为兼职讲师,建立起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实现队伍多样化;专兼职讲师共同确定授课方案,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全程参与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完善课前备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等教学制度,组织赴上海自贸区、中国商飞等地开展现场教研活动,提升队伍专业化;实行学生评教制度,课后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意见,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提高授课效果。


规范课程建设:根据“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要求和实际条件,按照专业交叉、学科交叉的原则,学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全校公选课系统,全校学生可以打破学科、专业限制自由选课,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课程设置上,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和交流,制定线上学习考核标准,并计入最终学生成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严格课程教学管理,将考核内容设定为出勤情况、课堂互动、网络学习、期末考试等部分,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推动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完善教材建设:在落实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同时,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聚焦国内外热点问题,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设置为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四大主题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由专家和辅导员骨干教师共同制订教学大纲、厘清知识点、高标准设计制作统一讲义和课件;十九大胜利闭幕之后,为使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零时差”融入课堂,各个模块对原有课件和讲义进行了及时调整,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有机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传递给广大青年学子。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解读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的重大使命,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今年是教育部确定的思政课质量提升年,学校将通过邀请“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学校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课程教学,创新学生网络学习和课程考核方式等途径,进一步探索课程建设新机制、新方法,发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学生的获得感。

(供稿、摄影:学工部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