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一张地图、一座城市、一种文明 这个拿到“挑战杯”特等奖的团队做了些什么?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11-20浏览次数:551

来源:青年报 2017年11月20日 04版 特别报道

标题:一张地图、一座城市、一种文明 这个拿到“挑战杯”特等奖的团队做了些什么?

记者:刘昕璐 周胜洁


    本报讯 “我们的团队叫‘生态乌托邦’,孙老师开玩笑地叫我们Ecoer。我们每一位Ecoer都怀有一种生态文明教育的情怀。”此次一举拿下挑战杯特等奖的上海师范大学《一张地图、一座城市、一种文明——以上海首张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地图开发为例》项目团队负责学生黄铃婷说:“团队坚定理想信念,要为‘五位一体’的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与各界共铸生态文明。”挑战杯之后,他们的“生态乌托邦”将继续在路上。


    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黄铃婷刚开始接触到生态文明实践资源是在孙伟华老师的课上,他第一次带同学们参观了我国最早的一座生态节能楼——莘庄综合楼,当时的效果出奇的好。孙老师发现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更大,兴致更高。


    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孙老师决定多多采用这种方式,而黄铃婷等也慢慢组建起了这个“生态乌托邦”团队,开始了更多的对生态文明选址点的接触。


    从自来水科技馆,到可口可乐公司,到老港垃圾处理厂,在不断的实地考察中,大家对于环境知识了解地更加深刻,也更能强烈地感受到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团队成员也从开始的环境工程,拓展到科学教育、生物科学、物理师范、教育技术、旅游会展等各个专业。


    然而,在调研中,团队却也发现,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这对即将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天然的“刺激”。“这充分暴露了当下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薄弱,也恰恰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要求吻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感肩上使命之重大! ”


    北京、上海等城市到处都是钢筋水泥,乍一看,想要在城市中发现生态点似乎没有可能,但其实,城市中也有很多。构建城市的生态乌托邦,并非不能实现。为此,团队选择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通过生态文明选址点的实践考察,建立充足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以提供各种方式的教学学习。


    “我们试图把这种感受以一种更便捷多样的形式带给大家,在导师的启发下,我们开始制作了‘上海首张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地图’。”团队走遍了上海各个区,最终选择了最能代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实体教学点,并将其收录手绘地图。他们自豪地说,这也是我国第一张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地图。


     Ecoer并未就此止步,生态文明教育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群学生利用地图上的实践资源设计了相应的课程,并在今年夏天的爱心学校里尝试授课——团队科学教育学生金朋珏带领设计开发了一套针对7-12年龄阶段的《生态百观》课程,一经推出,新型的上课方式以及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立即得到了认可与好评。其间,不断有家长反映,生态资源地图有爱又有趣,孩子们在爱心学校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家长们也很乐意带孩子们去实践场地进行实地参观。


    在团市委的倡导下,今年8月,Ecoer团队已经与上海水务局供水管理处、上海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达成了三方合作,并签订了《“节水知识进课堂”活动合作备忘录》,并且进行了示范教学。目前,团队已经开发完成了四门水专题课程,即将依托上海市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的三十多所高校的5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对接本市中小学,持续深化水专题环保知识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希望让生态教育的接力棒从我们手中一个个传递下去,一起加油!”团队这样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