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通讯 | 谈佳洁 关旭:开创入境旅游新图景,打造全球游客必访之城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编者的话  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近日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2024年全市旅游数据: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72.6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10.9亿美元、旅游总收入5761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全市营业性演出5.7万场、门票收入51.7亿元,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全市签约重大文旅项目20个,总金额近450亿元。上海正在用好优势资源、推动转型发展、完善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此前,市政府制定印发的《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发挥都市资源优势,开发全域多元特色大产品;发挥现代化发展优势,打造开放创新支柱大产业;发挥文化高地优势,推进文化旅游科技大融合;发挥精细化管理优势,做优品质高效安全大服务;发挥媒体资源汇聚优势,实施城市立体精准大宣推;发挥战略链接优势,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大联动等六方面21条措施。

本刊围绕上海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联合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推出一组专家文章,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开创入境旅游新图景,

打造全球游客必访之城



2024年,上海迎来超过670万入境游客,彰显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独特吸引力。上海凭借“兼容并蓄、活力无限”的城市气质和“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旅游定位,吸引众多国际游客到访。为助力上海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通过丰富国际旅游地标体系、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增强入境游客文化感知等方式,上海持续开创入境游新图景,打造全球游客的必访之城。


焕新传统地标活力,

丰富上海旅游地标体系


上海的旅游地标是城市的象征,更是入境游客到访上海的首选。上海不仅要焕发外滩、陆家嘴、豫园等传统地标的新活力,更要顺应国际游客需求构建持续丰富的旅游地标体系。

对于传统地标,在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手段让传统地标焕发新生。在保留外滩、豫园等地标景点建筑风貌的同时,推动实体地标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传统地标。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虚拟场景,将历史建筑转化为科技展演平台。人工智能和扩展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入境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互动体验。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扫描历史建筑,获取多语种导览和建筑背后的故事。让经典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载体,实现城市历史纵深与景观空间的有机融合,加快传统地标从观光为主向观光与体验并重转变。

在创造新地标方面,新兴文旅地标不断为上海入境旅游注入新活力。通过系统整合里弄文化、工业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城市文化基因库。以传统地标为核心节点,串联民生码头筒仓、黑石公寓、上生新所等新兴地标,通过艺术展览、文创市集和沉浸式体验,吸引入境游客。结合城市更新,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将小众目的地转变为城市旅游新地标。


促进国际旅游传播,完善全球营销网络


通过整合游客口碑传播、KOL推广与政企协同,构建具有全球文化认同度的城市旅游品牌营销体系。在地标景区设置传播友好型场景,借鉴外滩灯光秀、豫园夜景等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内容形式,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与文化辨识度的传播素材库。创建全球游客内容共创平台,设立专项创作基金,鼓励入境游客分享多语种游记和影像作品。开发智能服务平台,让入境游客可以轻松记录和分享旅行轨迹,扩大上海旅游的国际传播力。

国际KOL推广是上海提升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定制主题旅游线路,邀请国际KOL以第一视角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与优质创作者合作,授予其“上海旅游推广大使”称号,鼓励其挖掘本地生活场景与特色景点。通过本土文旅IP与全球知名IP的跨界联动,为上海旅游注入新活力。比如,策划上海旅游节与国际知名品牌的联名活动,吸引国际游客关注。

完善政企协同机制,为上海旅游的全球推广提供有力支持。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特征,制定精准推广策略,与国际知名旅游平台合作开设入境旅游专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年度主题推广计划,将上海旅游节、国际时装周等重大活动转化为全球传播热点。


升级都市体验,增强入境游客文化感知


以场景重构、情感联结、叙事创新为着力点升级上海都市体验,让入境游客的文化感知入眼、入心。通过数字导览、全息影像剧场和智能交互装置等技术重构旅游场景,为入境游客打造虚实融合的体验空间。通过交互式光影技术活化夜间景观,形成昼夜联动的城市体验场景。开发多语种智能导览系统,让入境游客通过扫码触发城市故事短视频,感受上海的烟火气。

情感联结机制的建立,让入境游客与上海产生更深的共鸣。依托城市推荐官培养计划,组建精通国际传播的专业讲解团队。深度讲解项目挖掘地标景观背后的跨文化内涵,借助世界性文化符号建立情感认知纽带。通过智能终端提供的分级文化解读服务,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认知需求。

文化叙事体系的优化,让上海的故事更具全球吸引力。以“全球视野、上海故事”为框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呈现城市发展历程,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可感知的文明对话载体。开发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如旗袍试穿、书法创作、茶道品鉴等互动形式,让入境游客在参与中感受上海的文化魅力,增强入境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作者均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tUwKgm4554SUl6Ey2dnc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