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花鸟鱼虫”皆为课堂:“未来生态学家”是怎样成长的?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6-17浏览次数:90

来源:第一教育 2022年6月17日

标题:“花鸟鱼虫”皆为课堂:“未来生态学家”是怎样成长的?


不久前,第六批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评审落下帷幕,到目前为止,上海市教委共批准命名17所市特色普通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次全市共产生两所特色普通高中,全部为上海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特色普高究竟“特”在哪里?今天,我们走进: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科学T大会“小科学家”养成记

——要从香樟树说起


两年前的夏天,即将迎来高中生活的薛裕辰,走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参观校园时,学校生态科技研究院里的实验室、随处可见的“生态教育”场馆,都深深吸引着她。不过令她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主干道上的一棵棵香樟树。


“我们小区里香樟树的‘头’,怎么没有学校的‘头’大呢?”一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揭开了她和二附中密不可分的一段成长故事。


秋天开学后,学校的生态教育基地和环境科技基地开始“招生”。薛裕辰鼓足勇气报了名,笔试、面试……终于成为基地的一员。


和基地成员一起,薛裕辰和大家一起开始探秘校园的生态系统(湿地,植物,昆虫和鸟类),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故事,玩转地理信息技术,体验战斗港河的水质检测,用无人机俯瞰整个校园……寒假的时候,基地学员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鹦鹉洲湿地观鸟,上海师大的野外观鸟专家也赶来和他们一起“热烈讨论”。


不过,关于“香樟”的问题,还一直萦绕在薛裕辰的脑海里。去年暑假,借助学校的“未来生态学家计划”,薛裕辰决定把“香樟群落结构间距与冠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项目来进行研究。


在辰山科研中心专家以及学校老师的一起协助下,薛裕辰对纬二路小公园30棵香樟树的直径与冠幅大小进行了测量,还学会了如何制作答辩PPT,如何进行讲解……


有了暑期对“香樟群落结构间距与冠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研究基础,薛裕辰先后参加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明星等项目,并收获满满。去年9月,她还收到了来自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论坛的邀请,成为上海全市20位入选者之一。



从“兴趣”到“章法”

——和昆虫对话的“昆虫少年”


在法国赛利尼昂的荒石园与蜜蜂对话,写下名动世界的《昆虫记》——这是人们对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印象。不过在二附中的校园里,也有这样一位“昆虫迷”,大家都称呼他为“昆虫少年”。


在“花鸟鱼虫”声声入耳的校园畔,学校的“绿色小记者”和“昆虫少年”王茗珑有这样一段对话:


绿色小记者:大家为什么称呼你“昆虫少年”呢?

王茗珑:有可能是我经常去学校的乡土生态园区观察昆虫吧(哈哈)

绿色小记者: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观察昆虫呢?

王茗珑:我感觉沉浸在昆虫的世界里,能让我更好地放松~


如其所言,“兴趣”是王茗珑研究昆虫的开端。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学校里的乡土生态园区,“在不同的时间,总能发现不一样的昆虫。”有一天,学完《成为科学研究者》这门课程后,“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句话一直回荡在他的脑海里。


“我为什么不认真研究、统计一下这些昆虫呢?”他想。


于是,“昆虫少年”从前期的盲目观察,逐渐开始有章法地“研究”。


学校发现了他的兴趣后,还特意为他定制了“成长计划”:协助他一起制定《上海师大二附中乡土生态园昆虫物种调查计划》和《上海师大二附中乡土生态园昆虫物种多样性调查记录表》等研究工具,还帮助他利用暑期开展调研。


暑气褪尽之后,王茗珑的调研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学校乡土生态园区昆虫多样性调查的初步鉴定和统计显示,有多达60种昆虫,包含8目56科78属。


“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会与昆虫分类学研究有关。”脱胎于当初微小的“兴趣”,现在的王茗珑,已经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今年临近毕业的他,将自制的35件昆虫标本捐赠给了学校,还把自己研究昆虫的“成长心路”带给了基地里的更多“学弟学妹”。



做“未来生态学家”的摇篮

——给所有学生一份“成长计划”



阳光雨露、花鸟鱼虫、水泽湖泊,无不是“课堂”。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好这个课堂呢?基于这样的思考,这几年,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特色探究的通道:未来生态学家计划。


“课题首先源于真实的生态问题。每年6月,我们邀请辰山课题指导专家来校宣讲,双方互选后确定参与的人选。暑期以后,辰山导师和校内老师的“双导师”会先后协助同学们“攻关”,完成课题。为了让学生在答辩评优环节表现更优,我们还会在校内开展模拟答辩,帮助学生优化、修改。”学校任方方老师介绍。


“小生态家”丁润竹同学这样回忆,“我参加了2020未来生态学家计划,研究的是《柳树种植方式对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借此,我在第19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获得“明日科技之星提名奖”称号。这些经历,也让我深深地感悟到要时时刻刻保持严谨的态度,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与选优拔尖的“未来生态学家计划”不同,学校的“生态科技教育实践周”,则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普适的“参与平台”。


“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的一周,我们的老师们会带着所有学生参加校园、校外各种生态实践。让学生根据时事发展,整合学习内容;另外还会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实验、调查、探究、体验、观影、分享、讲座、竞赛等活动。”


这种强调“体验感受和实践应用”的“实践周”,已经成为学校跨学科教学的“重要阵地”。学生们随着成长的节奏,慢慢了解生态之规、探寻和谐之方、掌握观察之术、研究解决之道、把握前沿之技、形成未来之志,在无意之中已经给自己的“素养图谱”涂满了色彩。



博物学习空间+生态长廊

——漫步校园,“察品类之盛”



在上海师大二附中,有两个学生足不出校也可以进行生态研究的场所:博物学习空间、生态长廊。


在校园的一隅,有一座独立的“标本楼”,现在已经成为让人叹为观止的“博物馆”。经过30多年的积累,现在的馆藏标本数量已经多达2000余件,其中昆虫标本有1100余件,鸟类标本近600件,兽类标本90余件,海洋生物标本60余件,植物标本100余件。


留连其间,生态之美、海岛之特、蜕变之彩、进化之路、生态之忧、生态之问、生态之道等七大功能区,都能给人以不同的震撼。聚“大美生态”于“手指之间”,这里已经成为学生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成为基地科普宣传、辐射的“原点”。


校园另一边的生态长廊,则是开展科普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宝地”。


一个简单的生态可以如何构成?生态长廊就能给你答案。这里“鱼类——植物——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画面,源于“海绵城市”的构想。“我们在打造了江南园林风情的同时,也借此表达了‘生态’‘净水’等主题。”学校老师介绍。


这几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越来越大,学校的生态长廊又引入物联网技术,建设具有植物养护和跨区域物种培育功能的“生态创客空间”。比如与学校同龄的猕猴桃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成为学生了解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口,也是开展现代农业研究的实践场所。


“我们正在重点建设的河西岸湿地微生态长廊,将其打造成为生态科普和体验探究的配套基地。希望这些空间,能够满足学生校园生态科技问题的探究创新需要,成为师生实施生态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学习空间。”校长蔡文介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师大二附中所走的特色之路上,无不隐含一种“人文哲思”。即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学校把这种哲思定格成空间,散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链接地址:“花鸟鱼虫”皆为课堂:“未来生态学家”是怎样成长的?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