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头版报道):青年时评:平视世界的一代 怎样走好大学路?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9-21浏览次数:610

来源:青年报(头版报道) 2022年9月21日

标题:青年时评:平视世界的一代 怎样走好大学路?



崇尚师德立志从教,上海师范大学2022级新生正分批次有序到校。受访者供图


如今走进高校的,已经是中国“平视世界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青年者,国之魂也”。成长在21世纪的青年一代,经历了祖国的快速发展,见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也更有底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在这青春活力时期,奋斗起来,敢于尝试,畅快追求,接受所有的挑战,不留遗憾。


近日,各大高校相继开学。大学校长们纷纷赠予人生寄语。何为大学?大学四年应该怎么度过?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过一段描述:“大学,这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当你一踏进它的大门,便会豁然明白,你已经从孩子变成了大人。青春岁月开始了。这是你的黄金年华,连空气都像美酒一般醇美醉人。”

《平凡的世界》曾被作为入学礼物,随同录取通知书一起被寄给清华大学新生。新生寄语中这样说道:“虽然书中涉及的年代对你们而言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

回首早年,物质的匮乏,从未拖累求知者的脚步。北师大教授、明史专家顾诚在大学期间赶上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学生的粮食定量没有减少,但是副食品却严重缺乏,不仅肉类每月凭票供应,连蔬菜也只能用水煮,不能炒,很多人得了浮肿病。“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同学们在精神上却如释重负。”他说自己“真正读了点书”也正是这个时期。

社会学家项飚刚进入北大时,对北大社会学系开的课非常不满意。于是花了一个周末、两个晚上,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关于课程设置的若干建议》,给系主任王思斌老师。“结果系主任非常兴奋,在系里开会的时候,说这个学生给我写了一万多字的信,把信给其他老师看,老师们都很来劲,说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思考难能可贵。这也给我很大的鼓励。”后来项飚自己总结道,如果当时受到打击,以后可能就会发怵。“那是我第一次把真实的不快写出来。”

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都能得到正向的反馈。但校园生涯的每一次尝试,可能会长久地伴随着我们,在余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回报。说到底,怎样度过这黄金时期是你自己的事,也惟独只有你能决定。无数种可能,无数个答案。但永远不要害怕犯错,项飚回顾说:“大学就是给你一个环境,让你在人生比较特殊的四五年当中去探索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允许你犯错误,让你对事情产生理解,当然也学到了基本的知识和技术。”

除了在大学里探索自我,更该放在年轻学子心里的是“吾土吾民”。正如复旦大学校长的新生寄语:年轻人应当有“向下”的精神,热爱吾土吾民,学会俯下身、静下心、扎下根,自觉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也应当有“向上”的精神。科研创新没有国别之分、年龄之分。在中学,同学们与同龄人竞争。进入复旦就有代表中国学人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义务,也应有关心人类命运、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与自信。

如今走进高校的,已经是中国“平视世界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青年者,国之魂也”。成长在21世纪的青年一代,经历了祖国的快速发展,见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也更有底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在这青春活力时期,奋斗起来,敢于尝试,畅快追求,接受所有的挑战,不留遗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一所好的大学,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好好上一所大学。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2-09/21/content_13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