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这个夏天不只属于乐队,还属于这些设计上海地标的小哥哥、小姐姐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8-19浏览次数:106

来源:青春上海 2019年8月19日

标题:这个夏天不只属于乐队,还属于这些设计上海地标的小哥哥、小姐姐

记者:周胜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 实习生 潘怡静/图

长三角青年畅想的南京路世纪广场的未来模样,很快就将揭晓。8月19日,为期一周的“筑梦上海 青春畅想”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决赛夏令营在同济大学开营。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共同主办,同济大学团委承办。

一场郑时龄院士讲座,大咖云集的高峰论坛,参访设计研究院,参加最终决赛答辩,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2支入围决赛团队带着他们的作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展现新时代上海风貌和上海城市精神,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青春力量。

▍洪烨琳 ▍

带领全“00后”团队奋战一夏天

宁波大学“宁大创造”团队,6人,全都是“00后”。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对他们而言,是首次参与的赛事,也想努力拼一把。

决赛夏令营开营前是作品提交的最后阶段,团队成员们还在熬夜制作设计效果图,直到截止日中午才收工。

这支队伍里,有来过几次南京路步行街的学生,也有从未来过的学生,作为队长,宁波大学建筑专业的洪烨琳对步行街的感情则更深厚。

洪烨琳的童年在上海虹口区度过,老弄堂里冬天缺少洗澡设备,他们每周都会去南京路附近姑妈家。那时,南京路步行街对她来说就是“人多、繁华”。到了周末,奶奶还会带她逛离世纪广场不远的第一食品商店,买弹珠糖、软糖。沿街店铺,有卖上海雪花膏,也有卖老上海用品,这一地标对她来说,有甜甜的味道,也有怀旧的味道。

要对上海这一地标进行重塑设计,全“00后”团队从南京路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出发,再进行整体设计。洪烨琳参与了前期调研,最终将各种问题归为历史文化氛围欠缺、广场功能稍显单一等三大类。“我们想重塑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科技氛围,提升南京路经济活力。”

经历了头脑风暴,以及将想法落地的实践,他们想为广场增加圆形观众席,周边增设地下车道用来分离人流和车流,让电力黄包车代替如今步行街上运行的铛铛车,对广场附近的天津路进行商业改造,打造成文创小众潮牌店。

此外他们还打算增加互动设施,“想在南京路上增设一些3D全息投影灯,投射上海地标建筑等,结合节假日变换不同内容,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沉浸感。”

相比一些团队中不乏经验丰富的研究生,洪烨琳觉得他们团队有不少欠缺,比如电脑制图能力欠佳,组队方面经验不足,任务分配不均,但作为“00后”的他们,也想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上海打造“四大品牌”出一份力。

此次决赛夏令营不但安排了院士讲座,还有高峰论坛,洪烨琳也是论坛圆桌会议的参与者之一,这都让这名“00后”受益匪浅,尤其是郑时龄院士提到建筑师就如一个乐队指挥,建筑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专业,通过大赛更让我意识到,如何让想法转换为实践的重要性。”

▍李雍 ▍

消防员玩“跨界”转行建模师

大一结束后参军入伍,成为守护嘉定安全的消防兵,如今重回学校,继续研修环境艺术设计,21岁的李雍是上海师范大学学生,此次与同学5人组成左脚设计团队,成为此次大赛进入决赛的32支队伍之一。

他介绍,团队经过前期走访发现,南京路世纪广场空间感比较单一,他们围绕着“城市之眼”概念,将世纪广场周边区域由单一高度划分为四个高度,广场上计划增加一座高约30米的城市之眼瞭望塔,当广场灯带亮起时,俯瞰整个广场形成上海地图,一侧设计黄浦江形态的下沉式绿化带,周边的步行街上搭建玻璃栈道,让铛铛车在玻璃栈道上通行,以此将车流和人流分开,“这样可以更多视角、更多高度看上海,让世纪广场和步行街拥有自己的IP地标。”

从设想到实践并不容易,团队成员暑期都有实习,整个暑假他们只能用空闲时间一起设计琢磨,李雍也不例外。身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他,此次成为建模师,为广场周边的建筑一一进行3D建模,并进行渲染,呈现最好的效果图。他在建模的同时,还将周边建筑的大型广告牌换成了液晶屏,进行流动式播放,营造广场周边的丰富性。

整个广场的建模比较复杂,整个团队从设想到付诸实践努力了一个多星期,广场地皮的建模由李雍负责。他还曾为广场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想在广场一角设计一片花海,为世界各地游客和周边居民增添美丽景致,“后来发现这个想法和整体设计方向并不符合,就否定了。”

如今坐在电脑前建模的李雍,其实一年前还是一名出入火场的消防兵。当年考入大学后,李雍发现自己跑1000米都吃力,体质很弱,正巧看到征兵信息的他,毅然报名参军,成为一名消防兵,守护上海嘉定的消防安全。

一年里,跑步、单双杠、4楼爬绳、水带登楼、6米拉梯……李雍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年夏天,一处厂房着火。跟着头车到达现场的李雍发现,整条街充满黑烟,厂房外围感受到破门而出的热量。李雍拿着水枪往里冲,现场的热量让他觉得就像蒸了10次桑拿。他所在的小队,来回三次冲进火场,最终顺利将火扑灭。

李雍觉得,曾经作为消防员的他,是在为保障上海城市安全贡献力量,如今回归校园的他,能够参加此次大赛,是在为上海的未来发展出力,“能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参与地标设计大赛,塑造城市名片,我很自豪。”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19/08/19/15662175141168341060.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