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当我们的推文被转发到于漪老师的家庭群,这位“人民教育家”亲笔写下回应!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9-11浏览次数:10

来源:第一教育 2025年9月11日

标题:当我们的推文被转发到于漪老师的家庭群,这位“人民教育家”亲笔写下回应!


9月9日,在教师节前夕,第一教育刊发了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学部教授王健的一篇教育时评:《普通教师:我只想、只能也只要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常人”,不好吗?》。文章探讨了广大“普通”教师当如何学习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文中提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被青年教师视为难以企及的“超人”。而就在9月10日教师节当天,第一教育小编见到了于漪老师的孙女——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宣讲团成员、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副校长黄音。她透露:“我昨天看到这篇文章以后,就第一时间分享到了我的家庭群中。”




“教育家精神”是否离广大普通教师太遥远?我们当如何理解“崇高”?卓越,是否必然意味着与平凡的决裂?教师节当晚,在读过上述推文后,于漪老师亲笔写下了她的所思所感——




十分同意王健教授的阐说。“教育家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厚重与时代创新活力的融合,彰显了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又是我国千千万万耕耘在教育第一线教师的理想追求、道德修炼、情怀拓展、育人智慧、坚韧意志等精神元素的高度凝练与升华,是教师建设自己教育人生的高标,也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不竭动力。


“教育家精神”不是遥远的存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与我们同频共振,十分亲切。因为每位教师身上都寓含着或多或少、或浓或淡、或局部或比较全面的“教育家精神”的优秀元素,常态的平凡的工作常闪现启智润心、乐教爱生的光亮,个别交流、群体交流时,常心有灵犀一点通,共享其中的智慧、快乐和幸福。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使自己身上蕴含的优秀元素丰盈起来、饱满起来、完善起来,锲而不舍,攀登为学、为师、为人的大境界,为强国强教作贡献。“教育家精神”标杆高高树起,为所有教师精神世界的攀登注入了巨大的力量,教育家同样需要学习、践行、攀登。


教育家本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从事的是极其平凡又极具战略意义的立德树人工作,由于时代等多种机缘使他成为“家”,与教育家精神是两个概念。具体的人就会有长处与不足,就会有历史局限、时代局限,因而以教育家精神为高标努力践行与弘扬,更是坚守初心、责任担当。


人的挺立是精神的挺立,教师精神世界高高挺立,必能创造中国教育的辉煌。


《上海教育》杂志资料照


黄音也与我们分享了王健教授文章中特别打动她的两段话——“卓越的教育家,从来不是凭空诞生的‘超人’,而是将‘常人’之事做到极致的‘非凡之人’。”“我们颂扬教育家精神,并非鼓励所有教师成为名垂青史的‘超人’,而是为了启迪一种‘立足常境、追求超然;始于常境、臻于超然’的生命姿态。”


作为于漪老师的孙女,同为教育者的黄音坦言:“我做老师,有时候也会拿自己和于老师作比较。比着比着,我体会到于老师身上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孩子们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国家的宝贝、自己的宝贝来对待。”


她还向第一教育分享了她的读后感:“我看到这篇文章以后非常感动,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身上涌动出不竭的力量,一定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不断地探索如何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sPv5fJ23VrIXU_7fHgE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