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申城添昆虫新物种: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发现于滨江森林公园,新物种名字将被录入动物学名录,从程序上真正被全球认可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12-20浏览次数:130

来源:解放日报 2017年12月20日 7版 

标题:申城添昆虫新物种: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发现于滨江森林公园,新物种名字将被录入动物学名录,从程序上真正被全球认可

 本报讯(记者 陈玺撼)12月13日,上海科研工作者对外公布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发现全球昆虫新物种,并公开向市民征集名字。结果昨天揭晓:上海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hanghaiensis)以4000多票夺得第一名,最终成为新物种的名字。

  取名后论文即将发表

  据发现者之一、恋野物语自然探索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宋晓彬介绍,对外公开征集的新名字共有5个,除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外,还有滨江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bingang)、黄歇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huangxiei)、斯氏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winhoei)、震旦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zhendan)。这些名字都和上海有关,希望通过名字让全世界昆虫爱好者一看就知道它们来自上海。
  新名字揭晓后,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将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被正式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ZooKeys》上,被录入动物学名录,从程序上真正成为被全球认可的昆虫新物种。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专家说,从发现新物种到该物种被正式录入动物学名录,有专门的程序,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是论文投稿至国际权威期刊之前,必须征求权威专家意见,并通过逐层审核。据透露,从今年9月接受审核后,论文已通过三轮审核,目前已正式被《ZooKeys》接收,就等正式命名确认后第一时间发表。

  有新发现还有新记录

  昨天,更多有关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细节被公布。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主要有三个分类学特征:前足胫节上具有一个触角清洁器,可帮助它清理触角上的泥土、沙石等垃圾;鞘翅上有一对对称的黑色斑纹; 鞘翅边缘带有折边,帮助它们攻击来自前方的天敌。从习性来看,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生存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树林里,因为害怕干燥,总是躲在潮湿的朽木下,以捕食跳虫等小型节肢动物为生。
  除了发表和描述新发现的物种外,论文还整理了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其他家族成员。比如,早在1949年,国外昆虫分类学家就在上海记载了一种双斑粗角步甲,即中华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chinensis),它算是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近亲,很容易与上海双斑粗角步甲混淆,发现者在采集标本四五个月后,才看出端倪,差点错过重大发现。和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相比,中华双斑粗角步甲体型较大,触角偏细长,复眼较小。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体型较小,触角偏短偏粗,复眼较大。两者雄性生殖器区别很大,生境和习性也有很大差异。科研工作者今年还在上海幸运地记录到栗伊塔粗角步甲(Itamus castaneus),这是人们首次在上海发现它们的踪迹,以往只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地有它们的身影。

  更多新物种尚待发现

  今年3月,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Zootaxa》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发布一种名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Batriscenellus xijiaogongyuan)的昆虫新种;9月,上海又发现一种名 为“天 马 华 冥 小 葬 甲”(Sinobathyscia tianma)的新种。算上这次的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上海动物大家庭一年内足足多了3名新成员。
  对此,有人认为是上海生态环境改善的功劳,宋晓彬说,这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上海今年生物发现的丰收,还要归功于上海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发展。该学科发达的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已很难再发现新物种,而中国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距,客观上还存在很多新物种尚未被发现。
  据介绍,新物种公布后,不少生物爱好者会慕名而来,很可能对原本脆弱的生境造成干扰,园方正在研究制定方案,尽最大可能降低外界对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7-12/20/content_56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