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办学40年暨第一届校友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奉贤校区大学生综合发展与现代服务中心举办。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明军,奉贤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家仓;建筑工程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张惠康、樊连生、徐丰、沈亚芳,原院长张宇鑫,原副院长王小彭、王增忠、蔡泖华;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张向红、郭勤一;最佳雇主单位代表、上海建工七建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朱剑君;老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建筑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参加。大家欢聚一堂,回首四秩芳华,共绘壮阔蓝图。


会议第一阶段由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钟黎安主持。他代表建筑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向莅临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为学院发展倾注心血的老领导、老教师,远道而归的各位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学院办学40年纪念视频《筑梦四十载、启航新时代》,展现了学院多年来的砥砺奋进与辉煌成就,一帧帧熟悉的画面勾起了大家无数难忘的回忆。工作人员现场宣读了来自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土木工程系全体师生的贺信,肯定了学院40年来的办学成果,表达了今后两校间在人才联合培养、重大工程攻关、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期待,希望学院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和上海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胡振代表学院向四十年来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学校领导、学院老领导、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他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平台构建、合作办学、社会服务、内部治理保障等方面全面回顾了学院取得的显著成就。他指出,未来,建筑工程学院将精准对接学校上位规划,坚持“四新”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科工教育新高地,培育学科增长新潜力,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提升社会服务新能级,开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张惠康代表学院老领导致辞。他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学院创业时期的艰辛与感动。他提到,当时虽面临师资薄弱、设施简陋等挑战,但全院师生始终团结一心、艰苦创业,为学院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看到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他特别肯定了学院当前领导班子与师生团队的开拓精神,并对广大校友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寄语学院在新起点上继续弘扬传统、勇于创新,共同谱写建筑工程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学院老领导、老教师代表王小彭为1995届毕业生校友发放了学籍卡,象征着精神的传承与情感的延续。1995届校友代表上海建工七建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军烈向母院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纪念品,表达对母校栽培的感恩之情。


在蒋明军、施家仓、张惠康、樊连生、徐丰、沈亚芳、张宇鑫的共同启动下,《建筑工程学院校友名录》正式发布。这本名录不仅是一部记录着历届校友青春与奋斗的“青春史册”,更是一座构建校友网络、促进资源互通的无形桥梁。它标志着学院校友工作走向系统化、平台化的新阶段。


最佳雇主单位代表朱剑君对建筑工程学院办学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热烈祝贺。他介绍了上海建工七建集团的业务范围以及发展现状。他特别提到,集团内有64名全职员工毕业于建筑工程学院,其中多人已成长为业务骨干,这充分体现了学院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七建集团与学院在人才输送、校园招聘等方面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希望今后持续与学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共赢发展。

会上还举办了“上海师范大学——万隆建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仪式,胡振和贾栋代表双方签约。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申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工地研究院”揭牌仪式上,胡振和毛鸣军共同揭牌。


校友代表发言环节,1992级校友、上海建工七建集团副总工程师尤雪春在发言中回顾了其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经历,指出建筑业正面临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他建议学院加强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并希望校企能通过共建产业学院、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共建实训基地、引入真实项目案例等方式深化合作,帮助学生掌握前沿技术。2005级校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冯师聚焦于未来校企合作的广阔空间,提出可在国际工程实践、智慧城市运营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深化产学研融合。他期待校友资源、企业需求与学院智慧更紧密地结合,实现传承、创新、共赢的良好局面,让建工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工科之路上持续闪耀。

蒋明军在总结发言中回顾了学院自1985年建系以来,从单一专业发展为本硕贯通、工科教育与师范生培养有效融合的办学历程,充分肯定了其为国家和上海城市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强调,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和坚强后盾,并分享了走访校友并促成产教融合基地合作的生动案例,指出这正是母校与校友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典范。面向未来,他对学院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坚定方向,彰显特色。强化在新工科建设与STEAM教育领域的优势;二要聚焦育人,提升质量。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三要开放协同,汇聚资源。协同校友等各方资源共建科研平台、共克技术难题、共享发展成果;四要厚植情怀,凝聚力量。共同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届校友合作与发展论坛由胡振院长主持。1985级校友、上海申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鸣军,1985级校友、上海汇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毅仁,1992级校友、河南驰翔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娜,1992级校友、上海科瑞真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华,1993级校友、上海高屋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平,1995级校友、上海显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发展等六位校友代表相继发言。毛鸣军分享了其在上海师范大学读书的经历和创业工作的历程,建议加强学生通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夏毅仁感恩母校与师长教诲,强调校友网络在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表示将积极调整思路应对行业挑战。王娜分享了从设计院到成功创业的历程,并诚挚邀请母校师生赴河南平顶山考察,深化地域合作。王华回顾了公司与个人共同成长的历程,并提出共建实训基地、联合科研等多维度校企合作构想。沈平深情回顾了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生涯,并分享了其在奉贤主导开发项目的成功经验。吴发展表达了将恪守建工精神,在工程管理领域开拓奋进,为母校争光的决心。他们围绕行业前沿趋势、企业管理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思想碰撞,气氛热烈,为学院发展与校友合作提供了诸多新思路。

当日上午,建筑工程学院还举办了1992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校友毕业30周年纪念欢迎茶话会。建筑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老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在建工楼310室欢聚一堂。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韩毅主持会议。钟黎安书记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胡振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王小彭老师代表老教师发言,尤雪春代表校友发言。大家欢聚叙旧,共话情谊,为下午的论坛奏响了温馨的序曲。



四十年薪火相传,新征程同心致远。建工人以汗水与智慧铸就了今日的成就,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坚守与奉献。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深知前路仍须奋进。本次相聚不仅是一次深情的回顾,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广大校友与社会各界,在合作中汇聚资源、在共赢中开拓新局,让“建工声音”在更大的舞台上唱响,共同书写属于建工人的崭新篇章!
(供稿、摄影:建筑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