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法学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论课实景课堂暨“追寻总书记的上海足迹——情景思政课”系列活动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11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10月24日下午,我校哲学与法政学院师生前往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论课实景课堂暨“追寻总书记的上海足迹——情景思政课”系列活动。哲学与法政学院党委书记高亭,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姚秋磊,公共管理系主任张云翔,学院专兼职辅导员,以及2023、2024、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方向)专业师范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论课选修学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滨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走进展馆,数字化展陈手段与鲜活案例全方位呈现了这一理念在上海的生动实践。师生跟随现场讲解,观看图文展览,直观感受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蝶变。曾经破旧的工业遗迹,如今变身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真正实现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美好愿景。

置身于杨浦滨江实景,张云翔老师以“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情景思政课。他深入剖析了人民城市理念在上海的实践,指出上海以“为人民”为核心导向,通过务实举措回应群众诉求、改善民生,同时借助随申办等平台推动落实“人民建”,实现居民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展现了城市与人民双向奔赴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国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方向)专业洪嘉欣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曾子涓分别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悟。她们从自身认知转变出发,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师范生应注重在实践中砥砺自我,主动挖掘“人民城市”实践中的精神内核,将其转化为具象化教学案例,以故事传承力量,切实履行育人使命。

 

高亭为现场同学们热情寄语,她从成长方向、责任担当与学习方法三个维度,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她强调,同学们要将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要求同学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姚秋磊鼓励同学们要“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实景课堂,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在情景教学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哲学与法政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专论课实景课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学科特色,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持续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专论课第一课堂、行走课堂和实景课堂,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让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供稿、摄影:哲学与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