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探索非遗国潮在生产、传播和消费领域的新机遇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1-21浏览次数:66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22年11月21日

标题:探索非遗国潮在生产、传播和消费领域的新机遇


 11月20日,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及四行天地·文创新岸共同主办的“2022非遗国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论坛设置了生产与消费论坛和传播论坛两个分论坛。来自美国、瑞典、法国、西班牙、泰国和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非遗国潮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进行了探讨交流。

 

 

  本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非遗国潮的概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连接现代生活,参与并引领国潮发展。非遗国潮概念的提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保护提供了全新范式。非遗自带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身份认同感,作为本土文化中最被认可的因素与国潮的结合,既是古老的文明在当下的新生,也是年轻群体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背后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会议在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议题基础上,探索非遗国潮在生产、传播和消费领域中的新思路、新机遇和新战略。

 

  在开幕仪式中,百联集团上海河岸商业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谭晓栋女士,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院长赵炳翔教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主任朱恒夫教授,原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原司长、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原会长马文辉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表达了用符合新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诠释文化赋能传承,深入理解非遗国潮的内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美好愿景。

 

  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副校长Joy Zhu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教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解学芳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胡易容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常务副主任张华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非遗的传承创新、非遗国潮的来龙去脉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思考。

 

  Joy Zhu教授表示,上非遗国潮中的动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艘装载着时代审美与先进技术驶向市场海洋的巨轮,是中国青年文化先锋力量。她对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在教育、艺术创新、影视、动漫等多领域取得卓越的成果表示了期待。张华教授阐述了非遗国潮的源起、助推力和价值反思,在报告中,对非遗国潮进行了清晰的概念界定和行业分类,梳理了非遗国潮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链条。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李丽娜认为,非遗国潮风不仅仅是一种消费现象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非遗国潮流行的背后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逐渐彰显的过程,非遗复兴是对于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科技实力和国家底蕴的认同,更是对传统文化、传统审美和中国精神的认同。

 

  主办方表示,此次非遗国潮国际学术研讨会用实际行动和务实举措贯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目标要求,探索了新时代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路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和传播路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地址:http://shekebao.com.cn/detail/16/2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