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网:“有西学东渐,自有中学西传”,“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出版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1-28浏览次数:23

来源:文汇网 2022年11月28日

标题:“有西学东渐,自有中学西传”,“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出版

记者:吴金娇


微信图片_20221128143122.jpg

“有西学东渐,自有中学西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文化具有多样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长久以来,在中外学者持续的艰辛努力之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在日前举行的“翻译中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国际传播高层上,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朱振武如是说。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40余所高校百余名专家学者,以“翻译中的中国文学”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方法和路径。论坛当日,《他山之石》与《中学西渐》新书在上海师范大学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表示,朱振武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他山之石》《中学西渐》和《归异平衡》“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的出版,是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文化外传研究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是学界的一件大事。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认为,《中学西渐》《他山之石》和《归异平衡》这三本书是朱振武这些年深耕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一个集大成式的呈现,并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从译介层面和研究层面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进行了探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具有复杂、多时段以及多面向的特点,要深化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我们必须处理好中国的海外传播之于中国文学研究、之于海外汉学、之于译介学以及之于世界文学的关系。

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与会专家们认为,中国文学国际传播度和影响力若要得以实质性提升,除了依靠汉学家群体的倾力译介,充分利用国际汉学资源外,还更应重视我国优秀译者的培养和翻译理论体系的构建。

论坛上,中国外文局译审、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教授认为出版国际交流从文学翻译开始,文学翻译代表着文明互鉴的程度。他还谈到中国文学外译任重道远,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需要关注读者视角,通过翻译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心灵,而当务之急是培养中外译者,强化中外合作,扩大译者圈。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最根本的是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学、学术著作翻译成外国语言。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在中国古代典籍还是当代文学作品,西方汉学家群体一直是翻译的主力军,这是一个历史事实。这是由翻译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是由语言之间的转换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因此,要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最好采取中外合作的翻译模式。


链接地址: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21128/49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