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1-30浏览次数:89

来源:上观新闻 2022年11月30日

标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记者:

周丹旎

在学习二十大精神中,要注意意识形态导向问题。

近日,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高层论坛暨“十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来自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潮,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义军和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勇分别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侯惠勤教授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学习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要有正确的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学习二十大精神中,要注意意识形态导向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风导向。我们党非常重视学风,学风的实质是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学风导向就是坚持贯彻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方面下功夫。解决学风问题必须摆脱个人狭隘利益和眼界不够开阔的问题,否则就容易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做表面文章。二是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紧紧抓住道路旗帜、形势任务、方略方法来研究落实二十大精神。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讲透“两个确立”的伟大意义,厘清其必要性、条件性和操作性;要说清楚世界潮流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世界意义;要讲清楚“两个结合”,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拯救、鉴别、弘扬作用,准确理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思想资源。三是批判导向。批判导向就是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确立和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秘书长朱继东教授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要加强斗争本领,牢牢掌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深入了解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让人民群众愿意看、愿意听、愿意信。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姜迎春教授认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第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定位;第二,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功能定位;第三,作为党的干部,绝不能东西摇摆,左右迎合,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原则性问题上,不能做旁观者,这是行动定位。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既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又要切实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体系;既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主要内容,又要深入研究阐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写好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大文章。

王岩教授指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它展现了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文化精品,承载了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凝结了中华民族伟大可贵的精神品质。中华文明彰显出坚守自信的定力、立本开新的动力、内生发展的活力,我们必须在弘扬中华文明这一精神标识中,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


链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5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