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非遗传承迈出青春步伐 ——2017年上海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将九项资源包送进十所高校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12-28浏览次数:124

来源:文汇报 2017年12月28日 12版 专版 整版报道

标题:非遗传承迈出青春步伐 ——2017年上海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将九项资源包送进十所高校



▲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一一一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木版水印技艺,最早起源于唐代,到了明末更臻丰富精妙。朵云轩的木版水印技艺与明代如出一辙,基本工具皆由技师亲自制作,并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12月19日,“朵云轩”的勾描大师孔妮延走进复旦大学,生动讲述了朵云轩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木版水印的制作工序。在朵云轩水印师的指导下,到场的每位同学还动手印制了一张文人诗笺,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巧。

    日前,伴随着“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在复旦大学顺利举行,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近一个月时间里,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市文广局的联合推动下,围绕“推动非遗传承 弘扬工匠精神”的活动主题,海派面塑、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笔香墨韵、绒绣、古琴艺术、珠心算、古船模型、江南丝竹、木版水印等非遗主题包,以展示、讲座、演出、互动等方式,走进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沪上十所高校,让师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


    中国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但传承人老龄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与之相关的非遗项目的失传。牵挂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校园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73所“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和18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校外实践基地。


    作为本市“文教结合”的重要项目之一,非遗进高校活动是近年本市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推动非遗保护、宣传和推广的重要举措。四年来,主题内容不断丰富。参与的高校除了举办“展讲演”系列活动,更是把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内容融入本校的校园文化中,让非遗传承迈开青春的脚步、在青年人心里扎下根。


链接地址: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7-12/28/content_62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