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摒弃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1-30浏览次数:39

来源:上观新闻 2022年11月30日

标题:摒弃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


11月26日、27日,“翻译中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国际传播高层论坛、第三届非洲文学专题研讨会相继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文学翻译、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文明互鉴、域外文学等话题被集中讨论。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朱振武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研究三部曲”中的《他山之石》《中学西渐》在会上首发,另一本《归异平衡》即将出版。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与会专家看来,中国文学国际传播度和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除了依靠汉学家群体的译介,充分利用国际汉学资源和市场媒体的宣传作用,还应重视我国优秀译者的培养和翻译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外文局译审、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认为,中国文学外译任重道远,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需要关注读者视角,当务之急是培养中外译者,强化中外合作,扩大译者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提出,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中国古代典籍还是当代文学作品,西方汉学家群体一直是翻译的主力军,这是由翻译的基本规律和语言之间转换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要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最好采取中外合作的翻译模式。”



朱振武谈到,有西学东渐,自有中学西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文化具有多样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互鉴。汉学家群体是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对话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在世界上建构了一个关于中国文学文化的想象空间。“中学西传需要考虑多维度的要素,需要斟酌选译对象,需要汉学家,更需要有文化担当的中国双语学者和译者,同时还应兼顾政治和市场因素。只有在作者、译者和学者,特别是中外学者共同持续的努力之下,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国土、走进和融进世界文化之中。”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卢敏、复旦大学教授王建开、南京大学教授刘云虹分别围绕残雪小说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中国当代作家徐则臣作品译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几个关键概念与问题刍议及莫言作品在法国的接受度等相关议题进行讨论。湖南大学教授李伟荣、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宋丽娟、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张顺生、广西财经大学教授周子伦、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鲍晓英就中国典籍翻译中的语言与思想、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和传播研究方法与路径等展开话题。

在相互交流、彼此借鉴中,不同文明得以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才能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世界文明的平衡与发展。第三届非洲文学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同时揭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为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贡献智慧。



文学多样性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小说是文化的载体,进行中外小说比较研究有助于达成文明互鉴之目的。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谈到,文学作品囊括了与人相关的所有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习俗和心理等多样化元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和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更是蔚为大观。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应把重建世界文学新秩序和新版图,充分体现世界文学多样性作为工作重心,在新时代语境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积极推动构建文学文化共同体。



保持世界文学的多样性,是文学发展的活力与原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英语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洲英语文学备受冷遇,成为世界文学边缘的存在。随着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非洲作家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文学奖,2021年成为非洲文学年,这引发国内学界关于非洲文学的大讨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傅修延提出,世界文学本应是多元、多姿多彩的,研究非洲文学在当下具有特别的意义。英语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英美文学控制着话语权,非洲文学被视为文学的“不毛之地”,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误解,而且让我们离真正的世界文学越来越远。摒弃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深入学习异国优秀文学作品,有助于丰富本国文学作品,共同促进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链接地址: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2/11/30/91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