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第二届上海师大青年社科论坛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80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22年12月5日

标题:第二届上海师大青年社科论坛举行


12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联盟(文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上海师大社科青年学术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知识体系重构为主题。

 

  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吴瑞君教授,同济大学陈强教授,复旦大学周葆华教授受邀为此次论坛作主题报告。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现代化道路这一命题,从文明形态构建、学科融合路径、科技创新治理、比较知识创新等多个维度,阐释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关照。

 

  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以《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与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近代以来的探索历程》为题,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联系,中国近代对此进行探索的历史逻辑是从洋务运动经过维新派,再到革命派,表现了探寻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的起步与转折。五四以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指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建构文明新形态必在社会主义的实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第一次飞跃中,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热泪文明新形态已经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为前途、鉴定的人民立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中国诞生后,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中,探索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文明新形态经过曲折而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它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与中国特色主题、人类文明新形态连成一体。

 

  华东师范大学吴瑞君教授以《学科融合的问题导向研究:知识体系重构的实践路径》为题,从知识生产模式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路径出发,探讨学科融合的问题导向与实践路径。20世纪后半叶,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呈现出以应用为导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知识生产和知识体系建构,在跨学科或多学科合作研究中发展与创新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要发展适合我们自身实践的概念构建方式,以及体系化的概念形成的理论。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应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和分领域的专题研究,建构各学科领域知识体系为目标,立足中国实践打造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形成一批国家和区域知识体系创新中心,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同济大学陈强教授以《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知识体系的建构》为题,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到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阐释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服务于知识体系重构的逻辑关联。陈教授指出,在知识生产方式和科学研究范式迭代升级的背景下,科技和产业竞争形态持续演化,科技创新要素内涵日益丰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多元主体协同、各类要素整合、各种能力集成,以及多重机制联动。其中,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作用显著。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知识体系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模式和治理工具五个维度进行构建,需要形成独立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形成中国化的实践模式和叙事方式,以及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实现新思想阐发。

 

  复旦大学周葆华教授以《国际比较与新闻传播学知识创新:以中国受众研究为例》,从比较与知识创新的问题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受众研究的四个阶段。周教授指出,所有的社会科学几乎都具有比较性,并且追求理论的可推广性,要破除“非此即彼”的知识体系偏见,在比较中才能更好地获得深度理解。“中国受众研究”在从描述研究到理论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在中国社会验证西方理论、从直接应用到事先的差异化讨论阶段,并试图在中国构建中国受众研究的“反沉默螺旋”理论。在分析“中国受众研究”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基础上,周教授强调不能盲目跟随西方研究,而应基于中国实践提炼概念并重视对话和共同发展概念,超越西方所设定的研究议题,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语言,生成“地方性知识”,避免“学术殖民”。 

 

  来自人文、社科与艺术等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参与交流。人文学院方頠玮老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这经历了百年多的发展历史,其中涉及到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和学科的变革。结合她教授的本科生课程《外国文学史》,指出其中文学史的书写,从其产生之初起,就非个人文学观的体现,而是与中国文学学科的建制、文学现代教育的需求、以及国家的权力运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史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的反应。因此,虽然“文学史”的概念源自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也源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但在文学史书写的过程中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呈现出中国所特有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是通过文化交流以及站在“世界”的视域中来反观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在已有的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并不断的创新求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学院张和云老师指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对于学科发展来说,也为学术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要求。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现代化研究领域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不断开创现代化研究的新范式,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作为一名青年研究者,不应该做一些人云亦云、“空中楼阁”式的研究。而应该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使命,应该更多的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出发,深耕自己的研究领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祖国大地上。结合自身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张和云老师强调心理学专业研究的青年工作者应该勇于走出研究的“舒适区”,不仅要钻研自己擅长的研究问题,还要积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音乐学院朱昊冰老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要积极应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需求”,美育作为精神文明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将我们每一位学子与国家前途紧紧的连结在一起,达成个人信念与民族命运的共融。结合自己从事的美育工作,朱昊冰老师认为美育归根结底是塑造人的教育。从人的发展来说,高水平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还包括了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德行教育与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在艺术中感受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充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素养,培养高雅趣味,引导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最终形成美的人格。朱昊冰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对于构建新时代高校美育体系的思考,包括汇集美育资源夯实美育之基、创新美育教育模式落实大美之教、弘扬传统文化厚实美美之教,从而真正实现“五育并举”、“全人培养”的育人价值。

 

  会议分论坛就区域创新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学科交叉发展、艺术史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等三个议题进行学术交流。


链接地址:http://shekebao.com.cn/detail/16/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