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中国科技创新治理需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34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22年12月5日

标题:中国科技创新治理需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记者:吴苡婷


 “在知识生产方式和科学研究范式迭代升级的背景下,科技和产业竞争形态持续演化,在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治理需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推进治理理念更新、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模式改进以及治理工具丰富化。”在日前举行的由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术联盟(文科)联合主办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知识体系重构”第二届上海师大社科青年学术论坛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强表示,近年来,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形态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指引未来的科技创新治理实践,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探索中国化的实践模式,形成能与世界对话,并不断达成共识的叙事方式,实现思想和理念的传播和扩散。

三个“第一”之间是相互推升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陈强认为,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前行三者之间相互推升、彼此促进的耦合关系,也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第一生产力形成和第一动力转化过程中,第一资源发挥了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人才的培育和成长必须深入嵌入到这一过程当中去,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只有通过第一资源的起承转合,才有可能在高水平的互动中不断提升彼此的能级;第一生产力,也就是科学技术的供给质量,以及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一动力的能级高低。”陈强介绍说。

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如何提升?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陈强介绍说,当今世界,新型科技创新要素不断涌现,数据继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之后,成为第五生产要素。科技创新要素开发利用的方式正在向社会化、数字化和平台化迈进。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解决了很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形态发生了诸多变化,过去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及价格层面的竞争,现在更多体现为系统与系统的竞争,生态和生态之间的竞争。

  “技术进步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发展,制度供给相当于生产关系,集群式技术突破往往具有非线性特征,使得我们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节奏。”陈强认为,如果将国家创新体系视为‘大飞机’,其中除了由‘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构成的动力总成外,还需要有类似飞行控制系统的子系统,这就是科技治理体系,它的作用就是通过重大战略决策、资源配置、区域创新协同等,保证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

努力改变“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

  在陈强看来,国家创新体系体现出来的效能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韧性,保障总体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第二是张力,有效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第三是活力,激发多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创新协同;第四是弹性,能够灵活应对易变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最后是黏度,要能够持续吸引高能级的创新要素。

  陈强认为,在知识生产方面仍存在“两头在外”的问题,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议题谁来提出,研究方向谁来确定,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去研究,研究结果发布到什么平台上去,还有不少主动权没有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导致在知识生产的分工中处于劣势位置。譬如,在管理学领域,美国管理学会年会是享誉全球的学术平台,每年少则8000人参会,多则1万人参会,全球管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都会去参会。但是,在会议组织、议题策划,包括后面的成果发布中,中国学者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

  “随着中国学者能力的快速提升,可以结合中国科技创新治理的旺盛需求和丰富场景,探索对科技创新治理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尝试提出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新的治理理念、原创性理论,包括改进和开发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推动形成新的实践模式和叙事方式。这些都需要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陈强说。


链接地址:上海科技报|中国科技创新治理需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shkj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