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党员理论水平,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内涵,11月12日下午,人文学院在文苑楼914举办“传承文化根脉,书写时代新篇”第四届党课竞赛决赛活动。
上海师范大学特邀党建组织员丁光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员、辅导员李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习近平文化思想专论课宣讲团指导老师、辅导员王振辉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学院2025级新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参与观摩。

经过前期评比筛选,最终10位选手进入党课竞赛决赛。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讲授展示自己的党课内容。
张遇琰同学以《深蓝航迹与精神密码:以“两个结合”指引复兴之路》为题,将“两个结合”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娓娓道来,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刻理解与行动自觉;高赫喆同学以《赓续文脉,继往开来——从“四力”读懂“第二个结合”》为题,结合世界史专业视角,阐述如何挖掘历史智慧、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高晶晶同学以《文以化人,学以力行》为题,解读文人学子对“两个结合”的深刻体悟;庄依雯同学以《溯源建党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题,以初心之地的红船启航为切入,探索科学赋能强国强军的硬核实践;沈彬莹同学以《山河铸初心,奋进新征程》为题,从西安、南京、扬州的红色足迹出发,感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团结、担当、为民的核心精神;黄晶同学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题,追溯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强调“两个结合”在筑牢文化自信、推动民族复兴中的基石作用;包韩乐同学以围绕“养心志、育情操,凝心铸魂启新章”,充分发挥上海红色文化优势,使红色文化沁润人心;胡琪瑶同学以《“中国式搭子”:我们这代人的“人文”与“党性”》为题,通过第一个结合推动学习革命、第二个结合汲取古老智慧,阐释了担当、包容与坚持的青春答卷;朱湘婷同学围绕“寻火之旅——左翼文化中心City walk”,从景云里名人故居群走到瞿秋白故居,探索左翼文化的烽火岁月;周佳敏同学以《根在中华,花开云岭——“两个结合”引领民族文化“两创”之路》为题,深入探讨“两个结合”如何引领云南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所有选手展示完毕后,丁光勋老师对选手们的现场表现一一作了点评。他对十位选手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他希望同学们深学细悟“两个结合”,在宣讲中既要展现“第一个结合”如何指引我们立足实际、回答时代之问,也要阐释“第二个结合”如何让我们从文化根脉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此优化宣讲形式,增强感染力,真正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伟力。本次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与会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

与会学生支部书记、副书记深入交流了学习宣传“两个结合”的心得。大家表示,将组织引导同学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在面向实际中领悟思想伟力,在承继文脉中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发掘和歌颂新时代之美。要带头践行“两个结合”,以其筑牢理论之基,塑造青年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