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师德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1-03浏览次数:3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1月3日

标题:“新时代师德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记者:李文静



  2019年12月25日上午,“新时代师德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端研讨会暨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建设2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道德文明与宗教文化中心、《解放日报》社合作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主义学院、《解放日报》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30多人与会,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

图为会议现场

  会议的第一时段以“回顾、感恩与展望——纪念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建设20周年”为主题,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主任张自慧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院长蒋传光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伦理学是上海师大哲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的学科。20年筚路蓝缕,学科建设成就斐然。在学科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伦理学学科排名、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学科带头人王正平教授是国内应用伦理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全国首个“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陈泽环教授是国内伦理学界的知名学者,其生命伦理学、民族复兴与伦理学的文明根底研究在学界获得良好声誉。晏辉教授在伦理学基础理论、公民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学等领域成果丰硕,是国内经济伦理学、家庭伦理学等领域的知名学者。张自慧教授在礼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领域有自己的建树,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著。衷心祝愿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追踪学术前沿问题,努力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术品牌,把上海师范大学的伦理学学科,上海师范大学的哲学学科,打造成全国的学术重镇。

  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创点人王正平教授在发言中回望了20年来走过的路,他认为,对善与美的不息追求,是从事伦理学,特别是应用伦理学研究内在精神动力。当下之世,利益冲突,价值多元,道德常常处于无奈与脆弱。但是,我们依旧深信伦理的意义,道德的价值,善良的重要。我们应当肩负时代责任,砥砺前行。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在会议致辞中,对20多年来校哲学学科和伦伦理学学科取得的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表示感谢,向各兄弟院校和单位对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的感谢。《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教授、上海市伦理学会代表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先后致辞,充分肯定了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点的各位专家教授为拓展上海和全国伦理学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昌来教授、毕业学生代表周治华副教授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本次会议的重点是第二时段以“新时代师德与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的高端学术研讨,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何云峰教授主持。他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具备了更为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在《纲要》的引领下,我们应该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实践,奋力谱写公民道德建设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道德力量。全体与会专家围绕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2001年《纲要》的继承、发展与超越”“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对我国伦理学学科发展提出哪些新的要求”等三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理论研讨、思辨和探究。各位专家各抒己见。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高原建设负责人陈泽环教授作了题为《中华文明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术发言。他阐释了文化、文明具有两种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即时代性和民族性。辩证地处理好文化、文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理解和推动文化、文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如果说,在救亡图存的革命时期(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必然更注重文化的时代性;那么,在民族复兴的建设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们则应更自觉地立足文化的民族性。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吴新文教授作了题为《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引领和统辖五大文明建设》的学术发言。他认为,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较于以往的社会主义,越来越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升华的社会主义、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等新特征,而其核心则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五大文明建设中,道德文明建设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离开了道德文明,其他文明就会失魂落魄,缺乏精气神。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作了题为《从“三个读懂”,把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的学术发言。2019年10月,党中央又版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总方向、总路径指明了方向。那么,如果理解这次纲要的精神实质呢,她以为要把握“三个读懂”:一、读懂时代。其二,读懂中国。其三,读懂教育。

  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作了题为《教师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的学术发言。他提出,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要把立德树人贯彻学校教育全过程。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方面,,教师要恪守道德底线,立高尚之德,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践行人类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 教师要重视自我职业人格完善和专业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作了题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的学术发言。他说,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尊重规律意味着,首先是尊重教育规律。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真善美教育学生。师德师风建设必然对教师提出理想性的要求,要追求高尚的人格。否则,就难以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又要符合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建立道德威信。其次是尊重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师德的内在结构中是有层次的,既有高层次的要求,又有低层次的要求。对于教师个体的道德实践来说,是不断攀登道德阶梯的过程。也就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师德修养要在“高位引领”下,夯实道德人格的基础。再次是尊重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律。要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必须突出典型树德,用榜样的力量,发挥“高位引领”的作用,同时要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高慧珠教授作了题为《浅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新时代特色》的学术发言。在她看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现了鲜明的新时代特色:一、《新纲要》发挥了法治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关于德育的话语体系超越了传统德育思路,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二、《新纲要》更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要“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提出了基层可进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使道德建设为经济服务的新时代特点鲜明凸显出来。三、《新纲要》提出了道德建设要加强法律制度保障,在道德建设中突出了制度建设与制度保障,体现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又一鲜明特点。

  上海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作了题为《无伦理的道德与无道德的伦理——解码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悖论》的学术发言。他提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直面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这就是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悖论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之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影响,现代社会伦理与道德之间的传统平衡与张力被打破,出现了伦理-道德的断裂、倒错、矛盾、悖论以及碎片化的时代“症候”,即“无伦理的道德”与“无道德的伦理”的吊诡性悖论。聚焦时变,透过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探究“脱节的时代”(德里达语)这些悖论现象的表象及成因,既可以为敷设反映现时代精神的伦理-道德共识,实现伦理-道德合理张力之复归找到可能的突破口,也是伦理学应有的学术担当以及发挥自身应有的实践功能的基本进路。

  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哲学系主任张自慧教授作了题为《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自觉传承中国传统美德》的学术发言。她认为,今天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要凝练出中华文明的“魂”,助力新时代的道德建设。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礼乐文明,几千年来,礼宜乐和的治世之道一直是中国社会有序发展的保障,“礼”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国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国家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主张“为国以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为只有以礼治国才能使“民有耻且格”。当颜回问夫子何谓仁,如何达到仁的道德境界时,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其意是一个人通过克制自己的不当欲望、践履礼仪就可以逐步成为有道德的人。可见,“礼”是实现“仁”的路径,是道德的“入口”和“抓手”。同时,要厘清“礼”的本质,它不仅强调合理的等差,更重视“时中”与“合宜”,反对走极端,惟有做到“礼以制中”,方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治华副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发挥英雄的道德影响力》的学术发言。他指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尤其重视英雄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有7处提到英雄。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英雄行为是一种份外行为,是道德上值得赞许的、有价值的,但又不是义务的行为。当今时代,崇尚英雄,争做英雄,就是要弘扬英雄的嘉言懿行,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不断修身立德,不仅要在遵守底线道德上下功夫,更好在追求高尚品德上下功夫。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令银副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创新”之处》的学术发言。他指出,《新纲要》根据新时代新特点,在思维方式、策略选择等诸多方面,在坚持上述“守正”内容的同时,又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开拓创新,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特征。二是《新纲要》对道德建设的法治法规保障和夯实基层实践基础给予了高度关注。三是《新纲要》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公民个体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了高度关注。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亚月副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师德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端研讨会”》的学术发言。她指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内容中,高度强调实施环节,从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到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从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到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以及用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等,《实施纲要》从七个重要方面妥善设计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的具体路径,并高度重视推动道德实践的养成,这是其较之于之前公民道德建设纲领的显著优点。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张永超副教授作了题为《道德的理性塑建与学科的理论外推》的学术发言。他指出,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当避免两个倾向:道德化和独断论。第一,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但是与“道德教化”各有分工,泾渭分明。第二、伦理学侧重理性论证,因此要逐渐告别“独断论”倾向和自说自话局面。

  本次会议的第三阶段,上海师范大学道德文明与宗教文化中心主任晏辉教授对整场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加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包括什么是德性论,什么是规范论,进行学术的积累,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道德理论有所关注。他认为应用伦理学分为“人和自然”“人与人”“人和自己”这三部分,要对每一部分都进行深入研究与拓展。在当代的社会条件下,出现了一系列类似于形式主义泛滥的问题,在讨论“制度”之前要对“什么是制度”的前提进行论证,前提论证要牢固,要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并提出了当前伦理学研究要避免四个分离现象,即“道德与规范的分离”“行动者与责任者的分离”“言说者与实践者的分离”“德性与幸福的分离”,要深化理论研究的前提意义与实践导向。 (供稿: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李文静。摄影:刘文一)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链接地址:http://phil.cssn.cn/zhx/zx_lgsf/202001/t20200103_5070547.shtml?COLLCC=2314737409&COLLCC=1245809720&from=singlemessage